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学术(第十七辑) 中国学术

分享到:

定价:¥26.00

  •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 页数:375页
  • ISBN:7-100-04213-5
  • 主题词:中国学术第十七
  • 人气:142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期刊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

显示全部序言

《中国学术》期刊总序

    近来,梁治平在针对《中国学术》的评论中,提出了“中文世界的国际性”的说法,再次勾起了这方面的思绪。的确,只要不把“改革开放”理解得太过单向度,以为它无非是在趋同和屈就于别人,则我们脚下的这一方水土,就完全可能成为主动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并且那个世界也有可能因此而不再是单极的了。
  论文栏领先发表的,是一篇研究意识哲学的富于思想魅力的文章。耿宁基于儿童心理的基本事实,引出了对原本的直向意识和派生的反思意识的划分。接着在内容上,作者把反思分析从本己意向体验引入到他人意向体验中,从而使反思不仅具有个体认识论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认识论的意义;在结论上,则放弃了胡塞尔反思哲学和内向哲学的某些偏颇,尤其强调了直向的、素朴的思维和反思的、哲学的思维都不具有自立性,故人类的理性能力须通过它们的互补方能获得对异己世界和本己世界的更充分认识。嗣后,王庆节勾连了海德格尔的四方域物论和老子的“四大”自然物论,并大胆设想老子的自然物论中蕴含着有别于传统“有生于无”之说的、以“有无相生”为标志的形上学的可能性。
  另一组涉及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黄勇针对《政治自由主义》中的中立性概念,提出应分两个步骤来超越它,并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作者由此释放了被罗尔斯看得消极的宗教与形而上学的活力,而认为政治的公正概念不应对不同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完善观念保持中立,倒要植根于这样的观念;同时,提供完善论的宗教和形而上学观念,也须反过来植根于政治的公正概念,从而实现两者间的反思平衡。接着,彭小瑜基于对罗马天主教会1983年颁布的《教会法典》的第330—367条教规的讨论,提出现代教会法对教皇权威的支持仍是绝对的,但教会法学家也的确努力突出了教会的牧民和属灵性质,将教会法和教会权威与世俗法和世俗国家权威清楚区别开来。作者由此认为,过于强调教皇的政治影响不仅不符合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学理想,也不是对教皇制度的准确历史解读。
  再一组聚焦于近代史。艾尔曼以洋务运动的个案来揭示学术史中的规律性隐秘。作者梳理了那场自强运动在工业化生产、西化教育和西学翻译等方面的成就,认为其实直到甲午海战前,中国的造船业乃至现代化都要优于日本。因此,那幅有关清代中国在强盛的欧洲与直追的日本的对比下不断弱化落伍的历史图景,不过是1895年之后才流行于海内外舆论界的事后归罪,而这种忽略掉历史偶然性的成说,竟致误导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接着,陈时伟从学术职业化的特殊角度审视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作者以南京政府前十年的中央研究院为个案,追溯了国家学术研究体制的职业化过程、该过程中对中国学术制度的影响,以及国家权力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与职业化知识分子群体之间的变动关系。
  评论栏中,彭慕兰聚焦于美国新一代汉学家有关清代法律史的四本角度不同的近作,综述了他们的研究怎样呼应着对于清代社会史的最新研究,而既不同于其西方前辈也不同于当代中国学者。作者由此转述道,一般的大清臣民其实常常毫不犹豫地诉诸法律,并且这种心理还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同步增加;清廷则将此种变化既看成挑战也视作机会,并尝试去调整法律体制以适应国家建设——这种发展虽不同于早期西方,却非毫无变化,而且直到19世纪中期都还保持着合理的功能。缘此,这四本书就提供了有用的范例,启发着去进一步探讨帝制时代在法律、社会和经济变化之间的互动。接着,为了纪念深居简出、鲜为人知的法国当代作家布朗修,这里还发表了王论跃基于一手材料对其文学思想的综述。须要说明,在原先的约稿意向中,这篇背景文字是本打算跟向德里达约请的另一篇同主题文章配发的。
  通讯栏中,张祥龙针对上期中杜瑞乐对于新儒家经验与西式哲学话语之关系的检省,提出了补充性的看法,认为杜文忽略了哲学内涵在西方的滑移,因为当代西方的一些重要思潮都已突破了传统主流哲学的唯智主义,而主张我们对终极实在的理解不仅与概念反思有关,更与前反思的、生活境域的、身体的或技艺活动所引发的理解息息相关。
  最后再回到那个“中文世界的国际性”的话题。尽管乍听有点矛盾,但在世界走进中文的同时,中文也确实在走进世界,《中国学术》本身就是这种双向互动的产物。正因此,那种认定只有走出国门才能了解世界的想法,跟认定只有留守本土才能了解中国的想法一样,不过是皮相之见罢了。
                             刘 东
                       2003年12月于京北弘庐

显示全部前言

卷 首 语

    当今的思想情势是,学术表面上并不冷清,倒是那些熙熙攘攘纷至沓来的所谓“学术”活动,挤占了大部分的治学时间,使人们难以咬定真正深刻的问题。从这种危机意识出发,《中国学术》的使命之一,便是去守护一个心情尚能入定的阅读空间,为我们的生活保住一个超越的支点。
    本期要从讲坛/通讯一栏开始。查尔斯•泰勒在“中国学术讲坛”上的讲演,基于在新创的和传统的社会想像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比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不同历程,从而凸显出传统社会心理在民主转型中的能动作用。作者把如此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干净利落地凝聚在如此简短的讲演中,显示出处理问题和驾驭思想的突出能力。按照我当场的即兴评议,他是把英美史学与欧陆史学的成果结合起来、把历史编纂学的梳理与哲学认识论的玄思结合起来;同时,他还把现象界的纷繁与理念界的专一结合起来、把年鉴学派的心态史学与社会精英的政治理论结合起来;因此,他就把历史发展中的断裂和延续结合起来、把当代的社会实践与历史遗产甚至集体无意识中的遗产结合起来;从而,他还把自己的社群主义主张与别人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把逻辑中的应然和历史中的实然结合起来;以致最终,他更启发人们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结合起来、把润物无声的文化工程与急转直下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
  接下来,海登•怀特总结性地回顾了其早年名著《元史学》的思想意趣。他机敏而雄辩地指出:随着十九世纪历史学的科学化,历史编纂中大多数常用的方法假定,史学研究已经消解了它与文学性作品之间千余年来的联系;然而,只要史学家继续使用基于日常经验的言说和写作,他们对于过去现象的表现以及对这些现象所作的思考就仍会是“文学性的”,其方式有别于任何公认的“科学”话语。当然话说回来,借着年初到斯坦福讲学的机会,我也曾向这位作者表达过忧虑,惟恐这种对于治史抱负的悲剧性理解,反而在大洋此岸煽起喜剧性的戏仿,使人们误以为历史学领域除了文学再无他物。就此,他亦尝半开玩笑地搪塞道,那种荒唐的想法本非他的罪行,所以他也不打算为此而被判刑……
    论文栏第一组,集中于古典文学领域的知识考古工作。 宇文所安富于挑战性地指出,支持有关汉魏诗歌之标准化叙述的证据是如此之少,以致并无可能真正证明五言诗的源起。人们所谓的“历史感”无非建基在一种“进步”观念之上——越是精致和文学化的作品就越是晚出。然而,不管此类事实在现象界有多大的出现几率,拿到逻辑世界里作为设定都是荒谬的。因此,尽管我们通常认定自己阅读着“汉魏”诗歌,实则接触的却不过是横亘在汉魏与我们之间的中介物——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南朝首都建康的特定文人群体,五言诗正是从他们那里崛起为公认的佳作。而这样一来,如何清理这个有关五言诗起源的历史叙事,就成为饶有趣味的学术课题了。田晓菲以不断翻新的陶渊明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语境中手抄本文化对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文章对于陶渊明文本中异文问题的讨论,旨在揭示作为手抄本文化根本特点的文本流动性,以及后代读者如何出于各种动机参与文本的改造与创造。作者力图唤起对于手抄本文化中文本流动性的注意,并展示出一个处在历史情境中的陶渊明。
    第二组文章,集中于全球化之前的族群互渗和文化融合。姚大力分四个时期追溯了徙居中国的“回回人”之自身认同的历史变迁。作者指出:带着政治、语言、文化、种族、地区认同乃至个人身份等方面的多重背景差异,中亚和西亚各地的穆斯林居民在蒙元时代大量进入并定居在中国;明代以后,这些“回回人”逐渐被看作、也自认为是一群来自某个“回回祖国”的先人们的后裔;到了清代,“回鹘入唐”的历史故事又被迭加到有关回回人“共同血统”的大众想像中;民国时期,在“回族”的自我意识发生急剧“政治化”的过程中,仍能看到上述共同血统观念所具有的强烈历史影响。如果说,当代人类学主要是把“族群”作为近现代社会及政治体系中的一种现象来加以讨论,那么该文所关注的则是,人类学有关族群认同的提问是否可能伸延到近代以前的中国民族史研究。陈明以西域出土的胡语(梵语、于阗语、回鹘语、龟兹语、藏语等)医学文书为对象,结合汉译佛典与其他汉文史料,讨论了多元宗教因素在西域胡语医学文书中的具体体现,并探索了该地区的宗教与医事活动交叉互动的某些特征。作者指出,从一些药物(葱、蒜、牛五净)的使用来看,胡语医学文书既有对印度传统宗教观念的突破,又有对印度婆罗门教与佛教密宗观念的继承与强化,说明对药物的选择的背后隐藏了主体的宗教观念及相关的文化心理。另外,就西域宗教与医事活动的互动而言,一方面,各宗教在西域传播的过程中对医疗手段有程度不一的借重;另一方面,胡语医学文书中也记载了医疗活动中的巫术与宗教因素。
    第三组文章集中在晚明传教活动。卜正民通过把徐光启的基督教跟董其昌的佛教并论,试图展现复杂而微妙的晚明语境:首先,激烈的科举竞争和变动的价值观念,煽起了思想和情感的躁动不安,促使许多年轻士子探讨宗教世界观;其次,道德崩解使得士大夫抵制阳明心学的崇佛倾向,徐光启也加入到了他们全面恢复理学的努力,并因而拒绝了接纳佛教;再次,精英生活中的儒学基础依然坚固,那些接受佛教的士子亦未放弃其社会地位与道德责任,而只是积极证明佛学对于儒学的补充作用,这颇为类似徐光启对基督教-儒学关系的理解;最后,其实只是在这个惟晚明独有、并未在晚期帝国重现的思潮冲突与融合的关节点上,徐光启向基督教的转向才会让耶稣会士看到在中国传播福音的光明前景,正如当时的佛教领袖也感受到了佛教的光明前途一样。沈定平鉴于明末福建的士大夫群体出于政治改革或心灵慰藉的需要,一直同传教士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而着重描摹了与传教士交往的福州和泉州两个乡亲群体的特征。另外,作者还根据新发掘的资料,进一步展现其中心人物何乔运与泉州乡亲群体的关系,以及传教士利用士大夫的宗法纽带和人际网络渗入地方社会的过程。
    评论=栏的主题是女权主义。王政指出,女权主义学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交融,已成为解构传统知识体系和创建新知识的前沿阵地。作者概述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规模,并以社会性别在美国史学界的应用为例,说明了女权主义学术在各学科的渗透。作者相信,女权主义乃致社会性别史等一定会在中国出现,这并非是在被动迎接某种西方思潮再次“殖民”,而是因为这种新的学术领域体现了对于人类社会和历史的丰富认识。胡玉坤指出,女权主义话语走过了一个从普遍化跨国、跨文化妇女经历到强调妇女之间差异与多元化的历程。缘此,作者便希望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现状,来剖析妇女研究中存在的诸多社会与地理差异及权力等级,并对有关“少数民族妇女”及其问题的同质性话语提出质疑。文章最后呼吁在特定的地理与历史情境下来书写和再现妇女的日常生活经历,并在发展政策与干预中纳入包括民族在内的多种分析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本人今年年初的出访,整个编务工作都有所拖后,而我们现在正通力赶上来。
                                                      
                               刘 东
                           2004年9月于京北弘庐

显示全部目 录

卷首语

讲坛/通讯

查尔斯•泰勒 历史维度中的社会想像与民主转型
海登•怀特 叙事与诗性的历史

论 文

宇文所安 “汉诗”与六朝
田晓菲 尘几: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问题初探
姚大力 “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
陈明 汉唐西域胡语医学文献中的宗教因素
卜正民 儒家士大夫的宗教:董其昌的佛教与徐光启的基督教
沈定平 明末福建士大夫同传教士的交往氛围及群体特征

评 论

王政 面对女权主义学术
胡玉坤 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研究的新取向

书 评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大打字稿》(徐英瑾)
张世英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倪剑青)
梅尔清:《清代早期扬州的建筑文化》(古柏)
景安宁:《广胜寺水神庙:艺术、仪式和戏剧的宇宙论功能》(王锦萍)
普明:《成神早期的宇宙论、牺牲和自我预言》(吴科萍)
皮埃尔•布迪厄:《摄影:中等品位的艺术》(朱国华)
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科学及其自反性》(彭友钧)
桑梓兰:《浮出水面的女同性恋者:现代中国中女性的同性欲望》(葛以嘉)
艾梅兰:《竞争的话语:晚期中华帝国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性,
     及所生成之诸意义》(罗琳)
皮尔斯、司白乐、伊沛霞主编:《汉人王朝重建中的文化与权力:
               200—600年》(汪小烜 )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孟宪实)
各期列表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中国学术》辑刊已收入cssci期刊方阵索引,入选文章经过匿名评审,内容涵盖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史学、政治学、艺术理论等学科。另有相关学科最新著作的书评、知名学者讲演稿等。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近期社会科学最前沿的学术思潮,并对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予以最及时的评论,具有前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供稿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为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