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学术(第十八辑) 中国学术

分享到:

定价:¥26.00

  • 出版时间:2005年01月
  • 页数:324页
  • ISBN:7-100-04313-1
  • 主题词:中国学术第十八
  • 人气:128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期刊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

显示全部序言

《中国学术》期刊总序
    近来,梁治平在针对《中国学术》的评论中,提出了“中文世界的国际性”的说法,再次勾起了这方面的思绪。的确,只要不把“改革开放”理解得太过单向度,以为它无非是在趋同和屈就于别人,则我们脚下的这一方水土,就完全可能成为主动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并且那个世界也有可能因此而不再是单极的了。
    论文栏领先发表的,是一篇研究意识哲学的富于思想魅力的文章。耿宁基于儿童心理的基本事实,引出了对原本的直向意识和派生的反思意识的划分。接着在内容上,作者把反思分析从本己意向体验引入到他人意向体验中,从而使反思不仅具有个体认识论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认识论的意义;在结论上,则放弃了胡塞尔反思哲学和内向哲学的某些偏颇,尤其强调了直向的、素朴的思维和反思的、哲学的思维都不具有自立性,故人类的理性能力须通过它们的互补方能获得对异己世界和本己世界的更充分认识。嗣后,王庆节勾连了海德格尔的四方域物论和老子的“四大”自然物论,并大胆设想老子的自然物论中蕴含着有别于传统“有生于无”之说的、以“有无相生”为标志的形上学的可能性。
    另一组涉及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黄勇针对《政治自由主义》中的中立性概念,提出应分两个步骤来超越它,并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作者由此释放了被罗尔斯看得消极的宗教与形而上学的活力,而认为政治的公正概念不应对不同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完善观念保持中立,倒要植根于这样的观念;同时,提供完善论的宗教和形而上学观念,也须反过来植根于政治的公正概念,从而实现两者间的反思平衡。接着,彭小瑜基于对罗马天主教会1983年颁布的《教会法典》的第330—367条教规的讨论,提出现代教会法对教皇权威的支持仍是绝对的,但教会法学家也的确努力突出了教会的牧民和属灵性质,将教会法和教会权威与世俗法和世俗国家权威清楚区别开来。作者由此认为,过于强调教皇的政治影响不仅不符合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学理想,也不是对教皇制度的准确历史解读。
    再一组聚焦于近代史。艾尔曼以洋务运动的个案来揭示学术史中的规律性隐秘。作者梳理了那场自强运动在工业化生产、西化教育和西学翻译等方面的成就,认为其实直到甲午海战前,中国的造船业乃至现代化都要优于日本。因此,那幅有关清代中国在强盛的欧洲与直追的日本的对比下不断弱化落伍的历史图景,不过是1895年之后才流行于海内外舆论界的事后归罪,而这种忽略掉历史偶然性的成说,竟致误导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接着,陈时伟从学术职业化的特殊角度审视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作者以南京政府前十年的中央研究院为个案,追溯了国家学术研究体制的职业化过程、该过程中对中国学术制度的影响,以及国家权力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与职业化知识分子群体之间的变动关系。
    评论栏中,彭慕兰聚焦于美国新一代汉学家有关清代法律史的四本角度不同的近作,综述了他们的研究怎样呼应着对于清代社会史的最新研究,而既不同于其西方前辈也不同于当代中国学者。作者由此转述道,一般的大清臣民其实常常毫不犹豫地诉诸法律,并且这种心理还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同步增加;清廷则将此种变化既看成挑战也视作机会,并尝试去调整法律体制以适应国家建设——这种发展虽不同于早期西方,却非毫无变化,而且直到19世纪中期都还保持着合理的功能。缘此,这四本书就提供了有用的范例,启发着去进一步探讨帝制时代在法律、社会和经济变化之间的互动。接着,为了纪念深居简出、鲜为人知的法国当代作家布朗修,这里还发表了王论跃基于一手材料对其文学思想的综述。须要说明,在原先的约稿意向中,这篇背景文字是本打算跟向德里达约请的另一篇同主题文章配发的。
    通讯栏中,张祥龙针对上期中杜瑞乐对于新儒家经验与西式哲学话语之关系的检省,提出了补充性的看法,认为杜文忽略了哲学内涵在西方的滑移,因为当代西方的一些重要思潮都已突破了传统主流哲学的唯智主义,而主张我们对终极实在的理解不仅与概念反思有关,更与前反思的、生活境域的、身体的或技艺活动所引发的理解息息相关。
    最后再回到那个“中文世界的国际性”的话题。尽管乍听有点矛盾,但在世界走进中文的同时,中文也确实在走进世界,《中国学术》本身就是这种双向互动的产物。正因此,那种认定只有走出国门才能了解世界的想法,跟认定只有留守本土才能了解中国的想法一样,不过是皮相之见罢了。
                             刘 东
                       2003年12月于京北弘庐

显示全部前言

         卷 首 语

    一位优秀的编辑最近写信请假,要去埋头写博士论文。信中说:“我在《中国学术》这么长时间以来,读到了不少优秀论文,也听您和编务组其他成员给许多稿件挑过不少毛病,从中学到了不少为文之道,现在我真希望把这些都能用到我自己的写作中来。”对于已成长期重负的编务工作来说,这种意外的收获真是额外的精神补偿!由此又不免想到:其实正是鉴于在狭小的圈子之外,不可能进行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才要用编刊的方式来继续切磋“为文之道”。
    论文栏第一组聚焦于可见或不可见的社会网络关系。裴宜理探讨了在中国历史上城市抗议最活跃的时期(1919-1927年)和在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上海,社会关系网和集体身份的角色是如何变化的。作为现代政治组织的国共两党,此时都亟欲推动本质上可塑的集体认同,然而,它们的努力却势必受到先此存在的社会网络的限制。作者指出,这种发生在政治渴望和社会真实之间的冲突,使得中国经验成为了一个理论创新的基点,来支撑对于有关社会网络的某些标准化假设的检思。孙江选取了另一个角度:通过分别爬梳西语、日语和汉语等语境中有关中国之“秘密结社”的叙述,来揭示秘密结社话语所涵摄的多义性与矛盾性。作者指出,是欧洲人创造了secret society一语来统称中国的异姓结拜组织和民间宗教教派,而在汉字圈里,与之相对的日语和汉语则分别是“秘密结社”和“秘密社会”。然而,无论在欧美还是在日本,这种对于中国社会的理解都深受其本国语境的影响。因此,只有剥离外加于秘密结社的知识/权力,解构“大写的”和“单数的”秘密结社叙述,才有可能把握性质和风貌各异的小写的、复数的秘密结社。
  第二组聚焦于全球化时代的文艺思潮。史书美通过辨析不同的“认可机制”,来暴露虽潜在却顽固存在的西方中心论。作者指出,在学术论述和文学市场方面的认可机制,至少有“体制的复活”、“寓言的时差”、“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主义”、“鹤立鸡群的土产”和“后差异的伦理”这样五种形式,与此同时,作者便向莫瑞提(Franco Moretti)、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巴迪欧(Alain Badiou)诸家之说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利用着此类微妙的文化机制,全球化文学阶段的非西方成员仍在被规训、约束和选择性地认可,故而“世界文学”的名义仍自掩盖着全球分裂的事实。相形之下,苏源熙则从另一侧面突显了文学全球化时代的问题意识。鉴于“比较”文学所面临的尴尬——缺乏一个高蹈于各文学共同体之上的中立参照系,他提出从“互动”来理解文学现象的范式转换。换句话说,他希望以“互动文学”来重新规范“比较文学”的使命,因为互动不仅是发生在各个文明间的普遍事实,也早已是各个学科中的主导思维。这样一来,逆反着对于文学的本质主义理解,“国别文学史”并不应被视为正常的案例,倒应当被看成全球文学互动中的反常例外。
  第三组聚焦于当代文化分析。李湛忞和爱德华•利普马利用了晚近有关述行性及其对象化的哲学和语言学著作,并基于社会理论的语言学转换,把人类学探讨从礼物和交换扩大到了对于当代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的分析,从而描述了资本主义体系如何从以生产和公民状态为核心,过渡到了以“流通文化”和资本衍生物为核心。作者特别指出,风险的对象化,或者把风险转化为如商品般的流通之“物”,乃是这种“以流通为中心”的文化趋势的重要构因。郭军辨析了本雅明思想的一体两面:来自犹太教卡巴拉对神圣真理的阐释传统,以及经由卢卡奇阐释的马克思历史哲学;而如此不同的背景却在本雅明那里共同支撑起其终极关怀——对于历史的救赎。作者指出,基于上述精神传统的奇妙结合,本雅明历史哲学的主调就是批判现代性中的进步论,因为无休止的单纯技术进步无异于灾难,而真正的进步则应是人与自然的共同解放与和解。由此,他的史学方法便是“定格辩证法”,即打断历史的“无止境”进程,以便形成由无数未能实现的转折点共同构成的延续着的救赎传统,从而把历史看作一道弥赛亚随时可降临的门户。
  第四组聚焦于佛教史料考证。方广锠论述了1974年发现于山西应县木塔的辽代藏经的定名与存本。他在考察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应以版片为标准来命名刻本藏经,就此主张将这批辽刻藏经命名为“辽大字藏”,以更替此前习用的《辽藏》或《契丹藏》等称谓。作者还辨析了应县木塔出土的辽代刻经的版式,认为这批刻经中真正属于神秘《辽大字藏》的经卷只有七卷,而不是长期误传的十二卷。徐时仪指出《玄应音义》乃是一部未竟之初稿,其各本的异同依次表现在:收释的佛经互有不同;收释的词语各有不同;所释的释文详略不同。作者还考证出,各本之异同大致可分为高丽藏和碛砂藏两大系列,其中碛砂藏系释佛经444部,丽藏系释佛经458部,两相互补,共释佛经计465部,由此可证周祖谟《校读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所说有误。此外,《慧琳音义》共录玄应所释佛经328部,其中既有原文抄录,又有删补修订,比其他传本保存原貌更多。
    评论栏中,王汎森基于历史研究的视角,从“得君行道与‘士为天下之共治者’”等六个方面,对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的精义进行了评介。正如作者所总结的,此书指出,儒家对“内圣”与“外王”虽有倚轻倚重之分,但终极关心还在这个社会,故宋明儒并非认为只要在精神世界“先立其大”,紧迫的“外王”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如所周知,自从这本长篇巨著面世以来,学术界就一直围绕着它的内容而议论纷纷。相信此间进行的更知内情的学理分梳,有助于更准确地知晓该书的写作主旨。
    通讯栏中,针对第十五辑王庆节的<道之为物:海德格尔的“四方域”物论与老子的自然物论>一文,伍晓明撰文指出,警觉的对照阅读不仅要注意二者之同,亦须留心于二者之异。而一切比较研究所要面对的诱惑与危险则是,外表上甚至字面上的形同(海德格尔之“物”与老子之“物”)可能并非全是甚至根本不是二者之质近的可靠标记。作者对王文的具体质疑是:一方面,海德格尔以壶为例而论物之物性实乃在论“存在”(道),因此,对海德格尔所谓“‘四方域’物论”的讨论其实并无真正的文本支持;另一方面,老子之言“道之为物”其实也只是论说某种意义上必然不可道之道的一种表述方式。且老子这里也无任何所谓“自然物论”,相反倒只有老子之“道”方能比之于海德格尔之“物”。
  最后再回到那个传承“为文之道”的话题。又将有一些学子要加入到编辑团队中来,正如也总有一些同事会转向别的人生目标。分别总是令人神伤的,特别正值你执着坚守的时候。借中国的老话来讲,我们的编务组里,或正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罢?——然而,大家所竭力呵护的学术事业,和借此而传承的道义理念,不正是在似水流年的映衬下,才显出了对于时间之腐蚀的抵抗,才厚重得如此令人敬畏吗?

                           刘 东
                   2004年10月3日于京北弘庐

显示全部目 录

卷首语

论 文

裴宜理 上海的政治党派与大众抗议(1919—1927):社会网络、集体认同与关系
孙 江 话语之旅:关于中国叙述中秘密结社话语的考察
史书美 全球的文学,认可的机制
苏源熙 什么叫做“互动”美学?
李湛忞、爱德华•利普马 流通文化
郭 军 本雅明的关怀
方广锠 《辽大字藏》的定名与存本
徐时仪 玄应《众经音义》版本考

评 论

王汎森 历史方法与历史想象: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

通 讯

伍晓明 老子与海德格尔之近:“道之为‘物’”抑或“物之为‘道’”?
   ——读王庆节<道之为物:海德格尔的“四方域”物论与老子的自然物论>

书 评

多米尼克•斯娜白:《公民的共同体:关于民族的现代观念》(张伦)
杜赞奇:《主权与原真性:“满洲国”与东亚式现代》 (席永春)
弗格斯•米勒:《罗马、希腊世界与东方》卷一(宋立宏)
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任军锋)
田浩(编):《宋代思想史论》(何俊)
陈 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吴震)
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宝森)
邓小南、高世瑜、荣新江(编):《唐宋女性与社会》 (定宜庄)
罗香凝:《另类的现代性:社会主义之后中国的性别向往》(宝森)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陈红民)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 (康长福)
各期列表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中国学术》辑刊已收入cssci期刊方阵索引,入选文章经过匿名评审,内容涵盖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史学、政治学、艺术理论等学科。另有相关学科最新著作的书评、知名学者讲演稿等。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近期社会科学最前沿的学术思潮,并对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予以最及时的评论,具有前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供稿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为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