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跟随复旦名师学习中国哲学,从传统中国知识体系出发,理解中国哲学及其史料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本科生教材,按传统中国的知识系统分类,每一讲后附有思考题及史料文献,使学生既能了解知识,也能熟悉史料。
定价:¥108.00
跟随复旦名师学习中国哲学,从传统中国知识体系出发,理解中国哲学及其史料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本科生教材,按传统中国的知识系统分类,每一讲后附有思考题及史料文献,使学生既能了解知识,也能熟悉史料。
本书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本科生课程“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讲稿为基础凝练而成,分为十六讲,通过对传统目录学的讲解,说明传统中国的知识系统及其演化,按经传、诸子、史籍、文集的顺序,从哲学的视角进行哲学史史料的说明,使学生在基本了解传统知识系统的基础上,既可以有效地找到想要研读的史料,也可以建立与史料的亲切感。
综合上述,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呈现出迥异于西方哲学史史料的特征。择其显明者略加说明。首先,经传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一个史料主线。不仅是《六经》本身成为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史料,而且对《六经》的传注也成为史料的重要部分。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复杂性在于,《六经》本身的哲学与传注所表达的哲学是交错在一起的,需要在使用史料时有自觉的分疏。此外,虽然以《六经》经传说明这一特征,但这一特征并不限于《六经》,而且呈现于包括《四书》、诸子、佛道在内的几乎整个中国哲学史中。其次,构成中国哲学史史料重心的诸子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不完全是西方意义上的哲学。诸子针对的问题是自身所面对的问题,而其回应的方式也是自己的知识传统中的形式,与西方哲学具有明显的不同,需要在史料研读中细加体会。最后,与西方哲学呈现为专门的哲学著作不同,中国哲学除了上述的经传与诸子两个部分以外,大量的哲学史料分散于史籍、文集、语录中,需要用心采集。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