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端升(1900—1990),中国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北京政法学院院长、外交学会副会长、对外友协副会长、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外交部顾问,1954年被聘为全国人大宪法起草委员会顾问,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文革”结束后,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代表性著作有《比较宪法》《民国政制史》等。译著有《英国史》《法国的政府》《德国的政府》等。
韦洪发,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著有《法治中国》,译著有《社会正义下的宪法》《全球法律主义的危险》等。
马华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著有《反自由的自由:伯林与施特劳斯的思想纷争》,合译有《分裂的美国》。
顾霄容,编辑、非自由撰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曾为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季风人文讲堂主管。
本书为中国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钱端升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论述了近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以及其所观察到的理念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作者既对政府的法律结构进行分析,又对其实践运行进行描述。其著述既是批判性的,也是说明性的。作者旨在解释中国近代政府是如何运行的,指出其腐败根源,并揭示有待解决的政治难题的性质。作者对中国近代政治体系的分析使得读者更为清楚,为什么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会必然走向覆亡。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中国
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章 西方的影响及帝制覆亡
第五章 共和初期的尝试与失败
第六章 国民党掌握最高权力
第七章 国民党内蒋介石的崛起
第八章 国民党的教义、组织与领导
第九章 国民党训政时期
第十章 国民政府及其大总统
第十一章 行政院
第十二章 军事力量
第十三章 立法与立法程序
第十四章 财政和预算
第十五章 行政管理与行政过程
第十六章 考试院和文官
第十七章 法律与司法
第十八章 监察权
第十九章 国民参政会
第二十章 抗战时期的宪政要求
第二十一章 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
第二十二章 1948 年的新政府
第二十三章 政党
第二十四章 党派政治与党派斗争
第二十五章 民享与民治政府展望
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
中文词汇音译
索引
译后记
钱端升先生学术年表 /潘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