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法国哲学(第五辑) 法国哲学

分享到:

定价:¥9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本印时间:2022年09月
  • 开本:16页数:288页
  • ISBN:978-7-100-20712-6
  • 读者对象:学及研究院所哲学教师、研究者,法国哲学及法国文化爱好者,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读者
  • 主题词:哲学法国文集
  • 人气:25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法国哲学》辑刊之第五辑,本辑的特色是收录了与法国唯灵论哲学研究相关的新成果,并包含对心身关系、意识理论、认识论等法国哲学传统主题的再度深入阐发,是法国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为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法国哲学》辑刊之第五辑,汇聚国内外法国哲学研究领域最新原创成果。本辑主题为“唯物论与唯灵论”,聚焦由笛卡尔开创的心身二元论传统所分岔出去的“物质主义”和“心灵主义”两条路径,一方面关注由笛卡尔、萨特、迈内•德•比朗等实践的物质性、身体性、自然主义、意识现象学面向,另一方面对列维纳斯、西蒙娜•薇依、约纳斯等哲学家的唯灵论、非对象化倾向予以考察;并对德国哲学家如尼采、黑格尔、埃克哈特大师对法国哲学的影响加以挖掘;另附两篇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蒙泰贝洛专论法国唯灵论传统的文章。本书涉及广泛,阐释细微,多有创见,较全面地展现了当下国内法国哲学的研究现状。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冯俊,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行走于教育和哲学之间——冯俊教育讲演录》等;主持翻译《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等哲学著作和教材20余种;主编《西方哲学史》《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情词典》《中浦院书系》等著作、教材和文集6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20余项,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国际学术交流和访问。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法国哲学》辑刊由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冯俊教授任主编,本书为第五辑,主题为“唯物论与唯灵论”,包括4个栏目、14篇文章。分别是:“笛卡尔研究”栏目4篇:《心身统一――不可解释的抑或尚未解释的?》(钱捷),《规则十二中的“物质主义”感觉观与笛卡尔的sensus概念》(陈东兴),《自然理性下的“我思”》(张振东),《笛卡尔认知理论中的记忆问题》(刘延川);“唯灵论与法国现象学”栏目4篇:《自我与身体是否具有同一性?——迈内•德•比朗的“身体性”理论》(李元默),《先验意识和本体论证明——一个关于萨特现象学哲学之脉络的考察》(贾江鸿),《论列维纳斯非对象化的意向性》(崔丽俐),《“主体”之后——对马里翁的被赠予者的批评性研究》(尹兆坤);“德国哲学对法国哲学的影响”栏目4篇:《尼采与德勒兹各自文本中“静观”概念的解辖域》(曹伟嘉),《思考差异、创造、实在——如何将黑格尔逻辑学的否定法国化》(唐正),《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试论埃克哈特大师对薇依的启发与思想关联》(李宜),《从约纳斯对海德格尔的批判性继承看约纳斯的生命存在论规划》(袁赛);“作为自然形而上学的法国唯灵论”栏目2篇:《一种自然形而上学》(皮埃尔•蒙特贝洛)《西蒙东与运动问题》(皮埃尔•蒙特贝洛)。

显示全部目 录

卡尔研究
钱 捷 心身统一——不可解释的抑或尚未解释的?
陈东兴 《规则》十二中的“物质主义”感觉观与笛卡尔的 sensus 概念
张振东 自然理性下的“我思”
刘延川 笛卡尔认知理论中的记忆问题
唯灵论与法国现象学
李元默 自我与身体是否具有同一性?——迈内•德•比朗的“身体性”理论
贾江鸿 先验意识和本体论证明——一个关于萨特现象学哲学之脉络的考察
崔丽俐 论列维纳斯非对象化的意向性
尹兆坤 “主体”之后——对马里翁的“被赠予者”的批判性研究
德国哲学对法国哲学的影响
曹伟嘉 尼采与德勒兹各自文本中“静观”概念的解辖域
唐 正 思考差异、创造、实在——如何将黑格尔逻辑学的否定法国化
李 宜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试论埃克哈特大师对薇依的启发与思想关联
袁 赛 从约纳斯对海德格尔的批判性继承看约纳斯的生命存在论规划
作为自然形而上学的法国唯灵论
皮埃尔•蒙泰贝洛 一种自然形而上学
皮埃尔•蒙泰贝洛 西蒙东与运动问题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在做哲学的方式上,与法国人的“建设”和德国人的“奠基”相比,德勒兹更赞赏英国人的“居住”。因为正是对于居住和习性的奇特观念使得英国的思想者成了真正的游牧民族,能在内在性平面上从事思想的实验,而与法国与德国那些对内在性平面进行或多或少的超越性操作的哲学方式不同:“建立习性要靠静观,靠承纳被静观之物。习性具有创造性。植物静观水、土壤、氮、碳、氯化物和硫酸盐,承纳它们,从而获得自己的概念,并被它们所充满(乐趣/自得其乐)。概念是通过静观它所缘起的要素而获得的一种习性。……英国哲学是一种自由的和野性的创造概念的活动。”
由此可见,在如上“地理哲学”(从体系上看仿佛作为这本书的“飞地”或附录的一章)的语境中,德勒兹早已谈论了《什么是哲学?》结论中的那一静观观念,而且将这样的一种静观与哲学创造概念的活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在这本著作的文本空间里进一步回溯,重新回到《什么是哲学?》开头,理解德勒兹把概念界定为“在某一点上以绝对的飞掠和无限速度被巡视的一组数目有限的杂糅成分的不可分离性”时的整体意图,显然,这样的概念不会是那处在内在性平面与概念的混淆中的来自柏拉图理念论传统的“用概念静观大写的理念”中的概念,而毋宁说是通过“用感觉静观(contempler)或承纳(contracter)质料的要素”而形成的、与内在性平面在明确区分中协作共生的概念。对于“不是用概念静观大写的理念,而是用感觉静观质料的要素”这样一个位于结论中的断言,我们也就更深入地理解了其中所包含的对哲学活动本身而言的积极设想。《什么是哲学?》中静观的这一移位恰恰构成了这本看起来既谈论了“哲学总是离不来它的非哲学”、又论述了与哲学具有本性差异的艺术和科学这些思想活动的著作作为纯粹的元哲学著作的完整性,并可由此确认作者对本书命名之严格。
与柏拉图理念论传统中的静观○1之作为超越性幻象不同,通过英国经验论所造成的这一新柏拉图主义向质料的下降或倾斜,静观○2以其所静观的质料要素抵抗静观○1所“静观”(幻象1)的共相,以承纳抵抗“反思”(幻象2),以承纳中的异质发生抵抗定见之间的“沟通”(幻象3),总之,以“非思”来保护“思”之创造性,以对无限本身之运动的保持来促成概念在有限运动中的无限速度。以最笼统的方式来做总结的话,哲学与艺术、科学在同样作为创造性的思想活动这一点上,都旨在实践性地建立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通路,无他。至此,我们也只是完成了对《什么是哲学?》(德勒兹晚期的集成性哲学文本与个人体系建构的尝试)中静观歧异的基本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