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从怀疑走向共识: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研究 平装

分享到:

定价:¥68.00

  • 著者:188297 
  •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本印时间:2024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150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3014-8
  • 读者对象:历史哲学、分析哲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 主题词:史学理论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历史知识是客观的吗?
梳理百年纷争及其背后的哲学理路
探寻重建客观性的哲学根基


在当前这个后现代、后真相的时代,知识客观性问题重新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书梳理了英语学界在该问题上的百年纷争及其背后的哲学理路,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实用主义在重建客观性上的可能前景。作者以极清晰的逻辑和语言展现了这个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最新进展,为中国学界提供了理解这一核心问题的极佳导引。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顾晓伟,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后到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曾荣获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代表译著有《史学原理》《大变革时代的历史哲学》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史学理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和各种理论范式中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有关新实用主义对历史客观性进行最新论证的一项考察和研究,是近几年国内史学理论界就这一论题所作的难得的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作者将具体研究对象置于更广泛的学术史脉络和关键性理论问题论争谱系中来加以考察,一方面梳理了英语世界史学理论领域在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上的发展线索,另一方面又贴近学术前沿,考察了新实用主义路向在这一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和可能的得失。这一研究,既有助于我国学界更清晰深入地了解英语学界在史学理论这一核心问题上的由来与进展,又为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显示全部目 录

序言(董立河)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分析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    
第一节 历史知识客观性论争的美国时刻
第二节 贝克尔和比尔德的实用主义史学思想:“人人”和“信念”
第三节 曼德尔鲍姆对历史相对主义的答复:“陈述”与“判断”的二分    
第四节 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诞生
第三章 何谓“历史解释”?    
第一节 因果性解释与亨佩尔的“覆盖律模式”    
第二节 合理性解释与德雷的“合理行动原则”    
第三节 历史解释的整体论与戴维森的解决方式    
第四章 分析的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解释”与“历史叙事”之争    
第一节 历史科学所处理的研究对象是唯一的吗?    
第二节 历史解释中的综合和因果关系    
第三节 历史叙事作为一种历史解释    
第四节 曼德尔鲍姆的历史哲学构想    
第五章 后分析历史哲学与历史知识客观性的重建
第一节 历史知识客观性论争的世界时刻    
第二节 海登•怀特与安克斯密特的史学理论思想:“历史叙事”与“历史表现”
第三节 假如没有《元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会怎样?    
第四节 重建历史知识客观性的新实用主义方案    
第五节 海登•怀特的新实用主义文化符码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