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2017年卷) 平装

分享到:

定价:¥7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本印时间:2022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12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127-7
  • 读者对象:历史爱好者、《史记》研究爱好者
  • 主题词: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人物研究《史记》研究2017
  • 人气: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书在手,洞悉2017年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动态及学术前沿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曹强,现任渭南师范学院副院长。凌朝栋,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三级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及其文献学研究。 赵前明,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 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渭南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研究年鉴包括“学术前沿、研究综述、考古发现与研究、版本整理与研究、著作简介与论文摘要、港台地区及海外研究、学术组织与专家、论文著作索引、研究动态、后记”等板块。整理本年关于司马迁、《史记》的研究综述 ;本年有关《史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史记》版本和校斟研究、词语考证与语法研究;重要研究著作与论文集简介、重要论文摘要;还涉及《史记》在港台地区及海外的研究;聚焦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某位专家及学术组织的论文和著作并展开研究;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是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年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显示全部目 录

学术前沿
司马迁生年十年之差论争的意义 张大可
研究综述
2017年司马迁研究综述 党艺峰
司马迁生平家世考证及其文化形象研究
司马迁思想及其儒学渊源研究
《史记》体例与司马迁史学思想研究
司马迁经济社会思想研究
司马迁文艺美学观念研究
司马迁价值观研究
2017年《史记》研究综述 梁建邦 张晶
思想内容研究
人物研究
体裁体例及版本校勘研究
写作艺术研究
语法研究
比较研究
史记学研究
考古发现与研究
2017年有关《史记》的考古发现 杜振虎
三皇五帝时代考古发现
夏商周考古发现
东周列国考古发现
秦汉考古发现
2017年《史记》考古发现研究 杜振虎
三皇五帝时代考古研究
夏商考古研究
两周考古研究
秦汉考古研究
版本整理与研究
版本与校勘研究 王晓红
版本研究
校勘研究
词语考证与语法研究 韦爱萍
词汇研究方面
成语研究方面
语法研究方面
有关词义考证方面
著作简介与论文摘要
重要研究著作与论文集简介(2017) 赵怀忠
重要论文摘要(2017) 马雅琴
港台地区及海外研究
论《史记》在美国的文学翻译与研究 魏泓
一、《史记》在美国的文学翻译
二、《史记》在美国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学术组织与专家
张强教授 李淑芳
附录一 张强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部分著作
附录二 张强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部分论文
论文著作索引
司马迁研究论文目录(2017) 孙萍萍
《史记》研究论文目录(2017) 孙萍萍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著作目录(2017) 赵怀忠
司马迁研究
史记研究
研究动态
历史文化研究与张家界旅游论坛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召开 高军强
史圣颂 张大可 李永明
后记
约稿启事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司马迁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始终受到“发愤著书”说的限制,但在2017年,这种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变,除过引入某些现代学术观念之外,大多数研究都有扎实的文献基础,这或者显示出司马迁研究试图切入当代学术主流的意向。另外也有学者从技术的角度试图解决某些长期存在的困难。
程苏东《失控的文本与失语的文学批评—以〈史记〉及其研究史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指出,从文本生成的层面来说,《史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司马迁以作者身份独立创作的原生文本;另一类则是司马迁以整合多元文本的“钞者”身份根据既有文本编纂而成的衍生型文本。衍生型文本意味着司马迁博采《尚书》《诗经》《春秋》三传以及先秦诸子文献将其“重写”为语体风格、叙事体例、价值立场大体一致的史文,其苦心孤诣、匠心独运之处,并不亚于“独立篇章”部分。但在部分文本嫁接处、补缀处或截取处的处理稍显粗糙,在不同程度上留下了一些“失控的文本”。文本失控的具体形态显示为四个类型:首先是颇为罕见的前后重复之例,典型者如《五帝本纪》中论及舜家庭出身的部分,这两节文字都由道德型与智慧型文本缀合而成,两者都是司马迁精心结撰的,但在文本的“合理性”与“权威性”之间,他举棋不定,难以取舍,竟将这一选择永远留给了读者。其次是内在逻辑未周之例。这一类型相对常见,由于未能充分理解作为史料的某些文本的文意,司马迁为了迁就他所理解的文本而进行“弥缝”,因此文本掌控了司马迁。第三类“文本失控”的表现是文辞突兀、失实或冗余,这是由于司马迁未能充分把握其所据文本的内在细节,遂导致经其改笔后的文本存在冗余和令人费解之处。第四类是同一史事前后褒贬不一,遂致叙述脱节。从文本失控的不同类型可以看出《史记》衍生型文本的生成方式,即改笔、留白、补笔,司马迁的补笔大多是为了使其传文细节更为丰满,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故虽于史无据,却契合情理,是其文学想象力得以驰骋的重要空间。最后是缀合。因此,作为具有多元史源的异质型文本,《史记》的文学性肇端于司马迁对于叙事完整性与系统性的高度追求,而实现于他面对既有史源时弥合其矛盾、裂痕的书写方式中。尽管这些行为会影响史料的真实度,但却实现了文本内在秩序的构建。论文最后归纳了这项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即对于早期著述方式与传统的形成、文体观念的生成等文学史问题会产生新的认识,同时在理论上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文本生成者”与“文本”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