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 平装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分享到:

定价:¥56.00

  • 著者:186248 
  •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本印时间:2023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89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567-1
  • 读者对象:近现代史、社会学研究者
  • 主题词:抗日战争农村社区政治工作中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要了解中国,必须要了解中国乡村社会”
“时至今日仍未被超越的”中国社区研究经典


乡村建设运动,引起一般人对基层政治的注意。时值抗战艰困阶段,社会学家蒋旨昂采用“社区”概念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在1940—1941年间对重庆巴县歇马场和璧山县来凤驿进行田野调查,并撰写了研究报告——《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本书巨细靡遗地记录了中国乡村地方政治变迁及乡村行政运作的实际情形,并在第一手观察实录的基础上以“本地人”的视角分析中国乡村政权组织及基层政治架构转型发展的原因,对理解现代国家制度如何深入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大有裨益。
本书并另附蒋旨昂的两篇代表作《卢家村》《黑水社区政治》、由陈春声教授撰写的导读文章,及精心整理的蒋旨昂年谱,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部“时至今日仍未被超越的”中国社区研究经典。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蒋旨昂(1911—1970),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硕士。后任教于华西协合大学社会系,并任系主任,长期从事社会调查、边疆研究和社区政治研究,是中国社会学史上著名的社区学派代表人物。美国著名汉学家施坚雅在华田野调查时,蒋旨昂曾担任其指导教授。主要著作有《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卢家村》《黑水社区政治》《成都社会事业》《社会工作导论》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为“华西学派”的优秀社会学家,蒋旨昂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国 “本土化”研究做出卓越贡献,《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即为其代表作。书中将源于欧美的“社区”概念与中国传统“乡”这一基层社会组织结合起来,从历史文化、制度习俗、农商生计和人情世故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乡村社区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变迁。本书细致描绘出转型中的乡村社会政治及当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并将现代国家政治制度、行政区域的划分、市场区域的界定、乡土人情的影响综合起来,从理论角度探讨国家政治与乡土社会在中国传统“乡村社区”中的运行机制。

显示全部目 录

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

材料之整理
(一) 两个个案
(二) 社区区域之抽象化
(三) 搜集事实
(四) 料材之分析
上编  社区政治之实质条件
第一章  乡是一种社区
第二章  物境可能开发
第三章  人口近似饱和
第四章  生活程度有待提高
下编  社区政治之变迁
第五章  人事之变迁
第六章  组织之迁变
第七章  工作之变迁
附录  卢家村
第一章  地理
第二章  人口
第三章  家庭
第四章  经济
第五章  教育
第六章  宗教
第七章  休闲
第八章  政治
附录  黑水社区政治
一、以麻窝为核心的社区
二、住有各色人等的衙门
三、善于利用血缘的头人
蒋旨昂先生学术年表
“ 乡是一种社区”——《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重版导读  陈春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1949—1950年,还是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的施坚雅(G. William Skinnar)为了准备博士论文,到华西协合大学访学,在成都南郊的高店子一带进行田野调查,蒋旨昂就是他的指导教授(adviser)。1964—1965年,施坚雅发表影响深远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系列论文,主要依据的就是在四川实地调查的资料。根据近年出版的施坚雅田野工作笔记,当时蒋旨昂经常与他讨论调查所得和具体工作安排,在落实调查村落、确定调查内容、调整工作方向、学习与本地人打交道的方法等等方面,都给予相当细致贴切的指导。施坚雅住在乡下时,也定期把田野工作笔记的副本带回学校,交蒋旨昂保管。
从《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的内容看,蒋旨昂关注到了乡村的市场结构及其与社区的关系。第一章讲“社区界限根据各种区界拟定”时,首先强调的就是“贸易区域”的因素:“贸易区域往往是超越社区界限的。许多人可以到两个以上的区域去做买卖。这便是所谓‘赶转圏场’。卖的人可以在一四七日赶子场,二五八赶丑场,三六九赶寅场,而且同日又有不同的场,由他选赶。买的人也可以如此赶法。”歇马场和来凤驿本身就是市场中心,若依照施坚雅后来提出的标准,歇马场无疑是一个“基层集镇”,而来凤驿作为成渝古驿道的“四大名驿”之一,或许可以算是“中间集镇”。蒋旨昂对这两个市场中心的店铺和其他贸易设施,及其乡民们定期“赶场”的活动都有相当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这些无疑对施坚雅会有思想上的影响。
不过还是应该明白,传统时期“场”的分布及“赶场”活动在四川乡村地区十分普遍,是普通农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只要从事乡村调查,定期集市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及其对基层社会的影响,一定会成为绕不过去的观察内容。而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傅衣凌、加藤繁、斯潘塞(J. E. Spencer)等学者对明清时期的乡村市场和定期市做过细致而有影响的研究。因此,也就没有必要由于蒋旨昂当过施坚雅的指导教授,而施坚雅后来又因为提出中国乡村市场结构的模式而声名鹊起,就特别强调蒋旨昂在这个方面对施坚雅的学术影响。相反的,从《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的论述看,实际上施坚雅研究的前提与蒋旨昂正好大相径庭。蒋旨昂理解市场与社区的地域界限并不一致,也注意到市场活动对社区生活的影响,但他始终认为有固定边界的社区(即“乡”)是最基本的研究单位。如他在第一章第二节就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场的影响所及,虽常超越本乡,但在平常状况,无特殊买卖时,也有限度”。“由各种生活区域所形成的社区,也是要拿这种重复的边缘以内的界限为界限,始可得一比较明确而固定的区域”。所以,他的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作,都在强调“社区研究”的重要性。而施坚雅则明确表达了对这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看法:“研究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著作,由于几乎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村庄,除了很少的例外,都歪曲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实际。如果可以说农民是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那么这个社会不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我要论证的是,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住村庄的狭窄的范围决定,而是由他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如果蒋旨昂也可算是施坚雅的老师的话,以上例子正好用来印证这样的道理:学术传承的本质在于“叛师”。

(本文摘自《“乡是一种社区”——〈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重版导读》,陈春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