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立足系统坚实的学术研究,展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愿景。
定价:¥128.00
立足系统坚实的学术研究,展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愿景。
中国经济正在迈向以“均衡、畅通、创新、秩序”为核心特征的、旨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奠定新发展格局和培育新增长动力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转型的“双翼”。本书从全球化变局和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出发,对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新发展格局下的政府市场关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素市场化和统一市场构建、区域发展战略转型和动能转换、技术进步和技术贸易机制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对未来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新增长动力培育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框架。本书对中国若干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纵深解读,视野开阔,观点前瞻,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发展战略研究团队近两三年来关于中国新发展格局和新增长动能的部分研究成果。2020年以来国际与国内经济格局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团队针对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诸多挑战,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团队尤其关注新发展格局中的政府市场关系重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内统一市场构建与要素市场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开放战略、新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贸易体制转型、国有企业机制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以及新时期农业农村体制创新等涉及中国长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分专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均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若干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在国内学术界和决策层引发了广泛反响。
本书各章发表的学术刊物与作者如下:导论发表于《经济》2021年第12期(王曙光);第一章发表于《新疆农垦经济》2020年第9期(王曙光、王丹莉);第二章发表于《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王曙光、王彬);第三章发表于《西部论坛》2021年第1期(王曙光、郭凯);第四章发表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王曙光、王丹莉);第五章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9期(王曙光、王伟龙、徐余江);第六章发表于《经济体制改革》2019 年第4期(王曙光、王丹莉);第七章发表于《新疆农垦经济》2021年第11期(王曙光);第八章发表于《农村金融研究》2020 年第7期(王丹莉);第九章发表于《农村金融研究》2020 年第7期(郭凯);第十章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7期(王曙光、王彬);第十一章发表于《改革》2020年第6期(王曙光、王彬);第十二章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7期(王丹莉);第十三章发表于《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21期(王曙光、徐余江);第十四章发表于《西部论坛》2020年第2期(王曙光、郭凯);第十五章发表于《新疆农垦经济》2020年第1期(王曙光);第十六章发表于《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5期(王曙光、王彬);第十七章发表于《长白学刊》2021年第4期(王曙光、王彬);第十八章发表于《人民论坛》2019年12月刊(王曙光);第十九章发表于《长白学刊》2020 年第2 期(王曙光、李晨希);第二十章发表于《新视野》2020年第5期(王曙光、郭凯);第二十一章发表于《学术前沿》2020年1月刊(王曙光);第二十二章发表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王曙光、王丹莉)。在本书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新华文摘》胡元梓老师、经济日报集团《经济》杂志陈希琳老师、《新疆农垦经济》管仲老师和胡宜挺老师、《党政研究》刘彦武老师、《西部论坛》莫远明老师、《山西师范大学学报》樊增强老师、《社会科学战线》刘雅君老师、《经济体制改革》蓝定香老师、《农村金融研究》韩娟老师、《改革》罗重谱老师、《中共党史研究》高远戎和朱昌裕老师、《经济研究参考》齐伟娜老师、《 政管理研究》张世贵老师、《人民论坛》刁娜老师、《长白学刊》宋海洋老师、《新视野》马相东老师、《学术前沿》桂琰老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曹晶晶老师等为团队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和转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此致谢。
2020 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一段极为艰难的岁月。在这一特别艰苦的时期,北京大学中国发展战略研究团队没有忘记我们担负的学术责任。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深入思考中国经济的前途与经济体制变迁的大势,凝聚团队的力量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开拓性的研究。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的很多研讨会不得不在北京的各大公园的草坪上举行,团队成员以这种特殊的研讨形式记录了这段特殊的岁月。所有的团队成员都为本书的研究贡献了宝贵的精力和智慧,我要深深地感谢他们。而我们所作的研究,不仅要对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而且更要以前瞻性的眼光,瞩望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当今天下风云变幻,中国只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就一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相信,经过艰苦的发展模式转型和体制变革,中国经济必将在新发展格局的支撑下实现长时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牢固体制基础。我们对这一愿景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
王曙光
2022 年 3 月 5 日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