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重塑人文学:中英人文对话(第一辑)

分享到:

定价:¥198.00

  • 编者:
  •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本印时间:2023年11月
  • 开本:16页数:636页
  • ISBN:978-7-100-23008-7
  • 读者对象:人文、艺术、社科研究者与爱好者
  • 主题词:人文科学教学研究高等学校文集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在全球视野下,纵览人文思潮的交汇与历史记忆的交融

国际关系中的人文交流在增进各国家地区理解互信、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校在提供高质人文教育、引领人文学术发展、推动不同国家地区文化交流和发展、培养具有处理时代复杂问题能力的青年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塑人文学:中英人文对话》汇集数十余名中英著名学者的智慧结晶,展现中英人文交流的跨文化视野,本书为七年来中英学者探讨交流的共同成果。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UK-China Humanities Alliance)是由清华大学倡议发起、中英高校共同参加的国际人文组织。“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集刊”总策划为:颜海平,清华大学清华学堂世文首席教授、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执行理事会主任兼秘书长,主要著述聚焦跨国族女性主义、跨文化现代主义、批评性世界主义研究。第一辑编者为:王淑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敬文书院院长,主力研究教育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及制度主义和组织。杨华,武汉大学教授、教育部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中国文化史,尤其是中国古代礼制方面的研究。何伟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特邀资深学者,从事早期现代英国诗学、现当代英国小说和西方古代文论方面的研究。李利,埃克塞特大学教授,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部助理副校长,主要研究教师认知、“应用”会话分析、思维技能和新科技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融合之道,在于交流。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由清华大学发起,中英核心高校共同倡议建立,多年来在中英顶尖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来自中英两国顶尖学府的资深专家、青年才俊和莘莘学子以联盟为纽带,在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的领域里进行跨文化、跨民族、全球性的探讨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实质性成果。
《重塑人文学:中英人文对话》作为“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集刊”第一辑,是联盟成立以来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的首卷出版,汇集了高质量、原创性的学术著述,凝聚着中英学者的智慧结晶,通过“全球视野”“文化比较”“文化交汇”“历史记忆”“方兴未艾”五个栏目,充分展示了如何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在交流与对话中重塑人文学。

显示全部目 录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发起书
Initiative: China-UK Association for the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贺词 / 杨斌
Message of Congratulation / Lisa Roberts
前言 / 颜海平
Prologue / Rana Mitter
全球视野
A Global Perspective
Mutual Arrivals: From Multiculturalism to Transcultural Connection / Haiping Yan
世纪中国的世界化逻辑——以“文明”论为中心 / 贺桂梅
Writing Style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The Sprezzatura of Sir Philip Sidney’s An Apology for Poetry / Weiwen He
“Include Me Out”: Reading Eileen Chang as a World Literature Author / Carole Hang-fung Hoyan
情感劳动与流动的共同体_论王安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移民与家庭 / 陈湘静
Confucian Ethics, Innovation and the Triple Bottom Line: Evidence from Three Chinese Industries / Maya Vachkova, Arsalan Ghouri, Pedro Pablo Cardoso Castro, Muhammad Shahbaz
文化比较
Comparing Cultures
中国文化研究中的三个难题 / 葛兆光
善意与留白 / 王博
西方诗画关系与莱辛的诗画观 / 刘石
试论中西文化的语言基础 / 褚孝泉
Two Roads to a World Community: Comparing Stoic and Confucian Cosmopolitanism / Yudan Chen
文化交汇
Cultural Interplay
Mechanisms of Contact-Induced Linguistic Creations in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 Juan Wu
汤姆斯译《花笺记》与19世纪早期欧洲的中国诗歌想象 / 余来明  严欢
《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乔伊斯的碎片化历史观 / 戴从容
Why did Milton Land in China Earlier than Shakespeare? / Tianhu Hao
中国传统礼制在近代的转变 / 杨华  杨圣桑
鹿厅与中古时代的公共领域——试析《贝尔武甫》对社会起源的文学再现 / 陈雷
历史记忆
Historical Memories
For the Greater Good: English COVID-19 Poems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 Jian Zhang
Measuring non-Han Bodies: Anthropometry and Biopower in China’s South-Western Borderland in the 1930s and 1940s / Jing Zhu
Friend or Foe? British Interpretations of China before the Opium War / Hao Gao
灾难记忆与新冠疫情纪念空间构建理路 / 肖波  黄晶莹
方兴未艾
Looking Forward
英国和中国史学的新趋势——民族史与世界史的对立和破局 / 向荣
Thriving in the New Normal for Language Learning: Challenges,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of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 Li Li
Rethink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 Humanistic Approach / Li Jin
UK-China Academic Relations in a World of Strategic Rivalry / Tim Summers
新时代发展区域国别研究学科的意义——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 / 李岩松
编者后记
Postscript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The contemporary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s another phase of the longue durée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has been changing and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the human geographies of the world across all nations and regions, involving no less than a reproduction of humanity and social life itself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in human history. It has often been remarked that we live in a time of superfast, hyper-transforma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when lived histories, the intellectual legacy of human beings and of their humanistic imagination are rendered all but inconsequential. Meanwhile, the deepening sense of social uncertainty and the ground-gaining of cultural parochialism in various forms have become a world-wide phenomenon, urging us to think about the usage and meaningful applications of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economic achievements that have brought a dramatic growth of wealth and opportunity to the world. Amidst such sea change, humanities education centered on cross-cultural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transcultural collaboration has taken on ever greate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hatever new forms taken by globalized technology, however vast the wealth accumulated, it is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are articulated through the form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individual human beings, communities, nations and countries of all kinds as well a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that ultimately matter, and matter tremendously with long-lasting consequence to the present and future, as in the past of world history.
In the spirit of such a recogni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proposes the initiative of establishing China—UK Association for the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as a cross-institutional mechanism for cross-cultural, transnational and global dialogue, exchange,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the humanities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The Initiating of China-UK Association for the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Shanghai)

“文明”论提出的,不仅是一种关于“中国”的阐释,同时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包含了关于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位置,以及从中国主体性出发重构世界史的更普遍诉求。很大程度上,这也提出了一种不同于20世纪“现代化”范式而在全球格局中重构中国的新的世界化逻辑。首要的一点在于,这里所谓“文明”范畴的内涵,既不是一个普遍的价值实体,也不是启蒙主义逻辑上与“愚昧”相对的价值体,而是一个社会构成体单位,而“世界”是由复数的多个“文明”所构成。基于这样的界定,“世界”的最大构成单位并非单个的民族—国家,而是由民族—国家构成的文明体,这些为数不多的文明体形构了世界的多元性。而中国,正是这些文明体/世界中的一个文明。当“文明”成为“世界”(“全球”)的实体性单位的时候,“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和想象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文明”这一范畴,如同“文化”一样,含义极为模糊,将其理论化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需要厘清三种不同的文明观:一是普遍主义的文明观,一是民族主义的文明观,再一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复数的文明观。重构“文明”理论,特别是不使其为民族—国家主义(或作为其反面的世界主义)所限,需要更广阔的文明史视野。
最早于18世纪法国和英国出现的“文明”概念,是在启蒙主义的视野中,在与“野蛮”相对的“开化”这一意义上使用的。这是文明的基本含义之一,并形成了一种普遍主义的文明论。“它主张存在文明这样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与进步的信念相关,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或特权集团(也就是人类的‘精英’)所拥有”;同时还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统一于一种最高文明,并以此“成为对国族进行世界性的等级排序的手段”。这也使普遍主义的文明论成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扩张的意识形态。文明的另一含义等同于“文化”,这是18世纪德意志为对抗法英的普遍主义文明论而发明的一种“特殊主义的文明论”,“文化”的含义等同于“民族”,成为民族主义的具体表征。普遍主义/民族主义的文明论,其实是一体两面,都将文明视为一种单质的价值实体,其特殊性与普遍性同处一个可以互相转化的结构中。
布罗代尔考证,在1819年前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文明论,即复数的文明论。对于这一历史脉络上的文明范畴,王铭铭做了耐心和深入的关键词梳理。他回溯了20世二三十年代法国年鉴学派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者涂尔干和莫斯,瞩目于他们提出但未受到重视的“复数的文明论”,即人类社会存在多种文明,并且它们都具有同等的主体位置。“文明”作为一种“超社会体系”,既超越了被民族—国家限定的“社会”,具备国际性的流动性,同时也不同于普遍的世界体系,而有其传播、扩散的地理限度。实际上,“复数的文明论”也是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的布罗代尔研究的特点。在《文明史纲》中,布罗代尔从地理空间、社会、经济、集体(无)意识等四个方面概括了“文明”的基本特点,并描述了伊斯兰、非洲、远东(中国、印度、日本)等“欧洲以外的文明”和欧洲文明(欧洲、美洲、俄罗斯)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文明”范畴的关注,显示的是布罗代尔的一种新的世界史构想。在被称为“总体的社会学”的观照视野下,布罗代尔对特定文明的存在方式(如地中海文明)、诸文明的传播交流形态(如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做了典范式研究。这种曾被人概括为“长时段、大范围、跨学科、日常生活”的宏观研究方法,被沃勒斯坦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发展为现代世界体系研究。
(贺桂梅:21世纪中国的世界化逻辑——以“文明”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