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书评

  • 个人疾走 谁与同行——评《独立与归属:民国新女性的精神史》

    作者:谢鹏刊发媒体:中国妇女报刊发时间:2022-09-27
    杭苏红   《独立与归属:民国新女性的精神史》(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民国新女性研究已是一个相对饱和的学术研究领地,如何实现研究的再突破绝非易事,而精神史的研究向来是一个高深领域。《独立与归属:民国新女性的精神史》一书,在方法与结构上进行创新,将柔性的情感和坚实的史料融...
  • 郜元宝:“一百岁”的阿Q,还有研究空间

    作者:郜元宝刊发媒体:上观新闻刊发时间:2022-09-24
    《阿Q一百年——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精神探微》(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阿Q”剧照     《阿Q一百年: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精神探微》(以下简称《阿Q一百年》)一书,为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历三十年沉淀而成的新著。该著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既从...
  • 真实的忆述 感人的际遇——读《我知道的杨振宁》

    作者:金鑫刊发媒体:光明日报刊发时间:2022-09-22
    《我知道的杨振宁》(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1987年,与杨振宁先生(右)在南开大学合影。图片选自《我知道的杨振宁》   杨振宁先生给葛墨林的题字 图片选自《我知道的杨振宁》     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寿辰到来之际,商务印书馆推出了《我知道的杨振宁》。该书作者是南开大学的葛墨林院士...
  • 两段旅途的交汇

    作者:周玮刊发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时间:2022-09-15
    《寻径林间:关于蘑菇和悲伤》(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相伴32载的丈夫猝然离世,龙丽云意识到必须从悲伤中自拔,让生活“回到平稳状态”。于是她选择业余进修真菌学的课程,在林间采集食用菌菇,借此找回生活的乐趣。   2019年,龙丽云以挪威语写作并出版了《寻径林间—&mda...
  • 《文学图像论》访谈录

    作者:赵宪章 王松景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刊发时间:2022-09-14
    《文学图像论》(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南京大学中文系赵宪章教授日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新著《文学图像论》。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王松景先生就《文学图像论》及该书背后的一些理论问题,与赵教授做了一次对话,兹实录如下。 ——编者     王松景(以下简称王):赵老师,您好...
  • 《万国天津》:殖民主义全球化的全新视角

    作者:杨涛羽刊发媒体:澎湃新闻刊发时间:2022-09-10
    《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     法国学者皮埃尔·辛加拉维鲁(Pierre Singaravélou)于2017年出版的《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Tianjin Cosmopolis: Une autre histoire de la mondialisation,中译本于20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现代学术史上的赵元任

    作者:季剑青刊发媒体:光明日报刊发时间:2022-09-08
    《好玩儿的大师》(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赵元任正好讲到他的译著《走到镜子里》(1950年代) 图片选自《好玩儿的大师》   1911年,赵元任购买了照相器材,开始了他的拍摄生涯,并用相片记录了自己的一生。图片选自《好玩儿的大师》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最早运用现...
  • 一场超豪华的私法学术盛宴

    作者:马建红刊发媒体:法治周末刊发时间:2022-09-08
    《20世纪私法学大师——私法方法、思想脉络、人格魅力》 (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     1896年通过、19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德国民法典》,虽然已历经一个多世纪,却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起草人是一群政府官僚及法学教授,它集全德国最优秀的学者、实务人士...
  • 王亮:得之于内、不可以传的“词心”序《〈人间词话〉讲演录》

    作者:王亮刊发媒体:商务印书馆微信刊发时间:2022-09-08
    《<人间词话>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序《〈人间词话〉讲演录》     2012年秋冬之际,我赴中大校内中文堂拜会彭玉平教授。玉平教授出示《王国维词学研究的困境、转境与进境》万字长文,并告我他的王国维研究届满十年,将以《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专著为收束。我诧异之余,不免怊怅若...
  • 汪斌:“世界”的不确定性与“不确定”的世界

    作者:汪斌刊发媒体:澎湃新闻刊发时间:2022-09-08
    《青铜与竹简的世界:司马迁对历史的征服》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两千年来对《史记》的研究中,一些话题被反复讨论,其中即有所谓“互见法”:对同一人物与事件的叙述往往分见不同处,这些叙述多可互相补充,但也有龃龉之处。以《史记》结构之宏大繁复,记述重叠自不可免,但许多学者相...
  • 思想之光,当薪火相传——评傅道彬随笔集《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

    作者:张烨刊发媒体:黑龙江日报刊发时间:2022-09-04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商务印书馆2022年5月出版)     学术研究的灵魂是什么?或者说,研究学术最不能缺少的要素是什么?这恐怕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思考过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尽管研究领域不同,但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傅道彬的学术随笔集《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中受到启发。   《一...
  • 葛兆光:给出常识、方法和视野的讲义

    作者:葛兆光刊发媒体:解放日报刊发时间:2022-09-03
    “葛兆光讲义系列”(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好的讲课人自己讲述也是要“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   “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是葛兆光教授对大学人文学科教学的看法,也是“葛兆光讲义系列”的讲授初衷。此系列收录葛先生多年...
  • 小仲马:父权之下,落落起起的人生

    作者:禾刀刊发媒体:北京晚报刊发时间:2022-09-02
    《小仲马传:反俄狄浦斯者》(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一切如同命中早已注定。   因为1844年9月的一次心血来潮,小仲马偶然结识了玛丽·杜普莱西——一位“以美貌、有品位和搞得情人倾家荡产的传闻而声名鹊起”的交际花。也正因为与玛丽的相识、相知到相爱,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