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游宝谅 刊发时间:2016-08-30
	  2015年商务印书馆将游国恩先生早期的两本文学史著作《先秦文学》和《中国文学史讲义》合为一册重新付印,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先秦文学》是1934年应商务印书馆之约撰写的专书,曾收入“万有文库”和“百科小丛书”;《中国文学史讲义》是游先生1929—1931任...
                         - 
作者:杜廷广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2016年08月24日20版)刊发时间:2016-08-24
	  《德国天才》(TheGermanGenius)的作者彼得·沃森(PeterWaston,1943—),国内读者并不陌生。其重要著作大多被译为中文出版,如《20世纪思想史》《人类思想史》《大分离: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与人性》《美第奇阴谋》等。彼得·沃森系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和记者。曾就读于伦敦达...
                         - 
作者:江泽涵刊发媒体:《羊城晚报》(2016年8月21日)刊发时间:2016-08-21
	  科学研究一直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诚然,科学一旦被资本所圈养,就很容易被不同的利益绑架利用。在江晓原和方益昉所著的
《科学中的政治》(商务印书馆)一书中,“科学”当然指科学,“政治”却并不是指时政,而是指在科学的运作过程中,“人心”所起的作用。本书精要一言以...
 
                         - 
作者:张媛刊发媒体:《辽宁日报》(2016年8月15日8版)刊发时间:2016-08-15
	回顾“五四”,人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溯历史并思索: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样的力量能给人们的思想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冲荡?回顾“五四”,我们会重新感受“自由”“平等”“爱国”的精神内涵。
	
	“经典”需要重读,也值得重读,阅读三...
                         - 
作者:倪咏娟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2016年07月27日18版)刊发时间:2016-07-27
	  家书,是一阕独奏的心曲,是一条通幽的曲径。嵇康个性狂放,却在《家诫》里反复告诫10岁的儿子做人要小心,鲁迅慨叹道,“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这样庸碌”,进而言其放诞实非本态。可知有些境况下,听言观行未必真能知其本心。反倒是“家书”,或许是一把特殊的心门密钥...
                         - 
作者:厉以宁刊发媒体:商务印书馆刊发时间:2016-05-13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从书”(以下简称“汉译名著”)从开始出版到现在,已经累计出版了四百种。这套丛书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业内专家有自己的评价,正在学习的大学生、研究生们有自己的评价,一般读者也有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的一个共同点是:丛书促进了中国...
                         - 
作者:黄希玲刊发媒体: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刊发时间:2016-05-10
	
	《二语习得与学习词典研究》章宜华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3月版/35.00元
	 
	  对学习词典的研究是随着英语学习词典作为一种新的词典类型地位的奠定而发展起来的,包括理论研究以及词典史研究。词典史方面,有影响的有1999年A.P.考伊编著的《英语学习词典编纂史》(English Dictionaries for Foreign Learn...
 
                         - 
作者:孙述学刊发媒体:商务印书馆刊发时间:2016-05-05
	  《辞源》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语文性工具书,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品牌辞书,阅读古籍必备,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常备。为纪念《辞源》出版100年,馆务会决定2015年《辞源》第三版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发布。《辞源》第三版的开发任务主要由数字出版中心来承担,联合汉语编辑中心成立项目组,共同推进。
...
                         - 
作者:陈洁刊发媒体:文汇笔会刊发时间:2016-03-22
	
	 
	  亲人离开快二十年了,杨先生独自留下打扫战场,凭着她的倔强和坚忍,一点一点地实现亲人未竟的心愿,也为世上的读书人留下一个又一个文化瑰宝。
	  
	  本文作者陈洁,商务印书馆编辑,《钱锺书手稿集》责编,她和她的团队,这些年陪着杨先生做这个梦,并将这个梦一一实现。在《钱锺书手稿集 外...
                         - 
作者:黄春宇刊发媒体:文汇报2016-03-04刊发时间:2016-03-10
	   “汉译名著”是一项贯通中西、跨越世纪的伟大工程,通过摘编商务印书馆的馆史资料以及商务人的讲述,可以还原部分历史细节,从字里行间体会他们对于这份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正如老一辈所说,商务的财富很多,要花力气发掘,也要有所作为。
	 
	  “抢购的群众挤破了柜台”
	  林...
                         - 
作者:黄春宇刊发媒体:文汇报2016-03-04刊发时间:2016-03-10
	  
	  从1982年问世的第一辑算起,“汉译名著”刚过而立之年,但是开启民智、译介西学的情结与传统,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从张元济、王云五、陈翰伯到陈原,时移世易,但初衷不改,即将“商务”改造为中国学子对“世界学说”进行系统性认识和实践的重要阵地。
	 
	...
                         - 
作者:黄春宇刊发媒体:文汇报2016-03-04刊发时间:2016-03-10
	  从严复开始,“汉译名著”史上的译者不胜枚举,其中多为精通外国语言文字并且是某个专业的执牛耳者。为商务印书馆译介西学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文汇学人》采访了96岁的何兆武、67岁的徐家玲、37岁的张卜天,听他们讲翻译的苦乐与收获。
	
	“有益的知识可以影响一生”
	何兆武(清...
                         - 
作者:杨志勇刊发媒体:光明日报刊发时间: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