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
12月8日,商务印书馆在京发布2024年12月十大好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典50种”、“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反思无人机》、《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计算法学与数据伦理》、《愿夏庐诗词》、《朱谦之全集》、《有罪的猪:稀奇古怪的动物法历史》、《历史著作史》、《决疑术的滥用:道德推理的历史》入选。商务印书馆编辑金莹莹、顾江、齐群、李南男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与读者一起探索了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诸多领域悠久传统与现代变革,以及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诸多人文社科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本月推出两部重量级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典50种”引人关注。作为纪念“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1000种的经典书目套装,这套书是包含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经典各10种的五套小丛书,皆为精中选精,涵盖了各领域最为基础的必读书目,同时还随书附赠多种精美周边文创,不容错过。“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则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基本地理国情和地缘政治的深入研究。这套丛书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罗列,更是对各国文化、历史、经济的全面剖析。通过对国别与区域地理深入探讨,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环境。本书是开启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多样性的钥匙,让我们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依然能清晰把握地理与文化的脉动。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方面,本月推出《反思无人机》《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智网中的信息与法律伦理》《计算法学与数据伦理》《金融数字化法治》《数字时代的司法变革》《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计算法学与数据伦理》等图书,从哲学、法学等视角呈现和反思数字化、人工智能的现状和问题。《反思无人机》无疑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作品,该书是第一部从哲学的角度系统全面思索无人机理论意义的著作。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战争领域的应用正引发全世界的激烈讨论,而与战争形态一同被改变的,还有我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与《计算法学与数据伦理》这两本书分别从哲学和法学的视角,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以及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道德和伦理困境展开了深入讨论。
历史学、哲学图书方面,曾经作为史学史教材的《历史著作史》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史学史,它以美国新史学研究的视角对西方史学史进行了全面回顾,不仅叙述了历史著作的编撰情况,更对这些历史著作进行了优劣评判,追溯了西方史学发展的东方源头,预测了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而《有罪的猪:稀奇古怪的动物法历史》则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带读者进入动物法的奇妙世界。通过生动的案例与历史背景,促使我们反思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推动对动物权益的深入思考。《决疑术的滥用:道德推理的历史》是一本关于道德推理的深度理论著作。本书以“决疑术”这门古老的技艺为考察对象,旨在探寻一种摆脱道德困境的道德推理模式,为摆脱道德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
《朱谦之全集》则汇集了这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学术界巨擎的重要作品,其涵盖了哲学、文学、史学、宗教学等多个领域,不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宏伟的思想版图,更体现了朱谦之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在推动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承上的重要贡献。《愿夏庐诗词》收录了著名学者胡小石先生的古近体诗四百八十五首、词令四十首、墨迹九十九件,展示了胡小石自1910年代至1960年代旧体诗词的创作成就,本书展现出了融合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特色。
商务印书馆每一本书都是精心挑选的结晶,在学术研究上追求严谨与创新,在形式上追求精美与经典。商务印书馆倡导深度阅读,希望通过阅读激发读者的思考与探索,助力文化传承与书香社会建设。
2024年12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1.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典50种
2. 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3. 反思无人机
4.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
5. 计算法学与数据伦理
6. 愿夏庐诗词
7. 朱谦之全集
8. 有罪的猪:稀奇古怪的动物法历史
9. 历史著作史
10. 决疑术的滥用:道德推理的历史
2024年12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典50种"
迄今为止,人类到达过的精神世界
商务印书馆自1981年开始结辑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穷数代人的不懈努力与精心打造,如今已蔚为大观,涵盖了1000种学术翻译作品。这套丛书以橙、绿、蓝、黄、赭五种颜色的封面对应收录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和语言学·文学艺术理论等学科的学术经典著作。如果将这些书统统摆上书架,如同一面“彩虹墙”。
汉译名著系统译介世界学术经典,皆为文明开启以来,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的思想与文化精粹,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学术研究的进步,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思想的开放,皆与“汉译名著”密不可分。
2.“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开启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多样性的钥匙
“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由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共同策划,秦大河院士、杜德斌教授担任主编。丛书初步规划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研究,分辑分批陆续出版。以国家为主,区域为辅,力求向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世界格局。
3.《反思无人机》
无人机,战争新时代的定义者
无所不往,无处不在
永久监视,定点清除
无人机,正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形态。
这种利用远程控制的新式武器,使得战争参与者既身处后方又位于前线,一面使对战与杀戮显得更间接,一面使创伤和死亡变得更切近。
法国新锐哲学家夏马尤的《反思无人机》是全面思考无人机的开拓之作。基于丰富的军事理论和战场实践,书中从技术与战术、精神与心理、法律与伦理等多个角度,审视无人机如何深刻改变着战争的进行方式和行为逻辑。由此,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无人机战争对战争法、战争伦理的全新挑战,以及对未来人类和政治的深刻影响,堪称一部探索、审视、反思无人机的思想指南。
4.《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
从哲学、伦理、政治学和社会应用方面,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本书属于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精选文丛”之一,从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出发,梳理并整合人工智能在哲学基础问题、伦理规范理论、政治哲学以及社会运用方面的前沿理论和问题思考,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处之道,为我们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提供更深入的理性思考。
本文集共推出四个专题。专题一是关于人工智能哲学基础问题。专题二是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理论反思与技术实践。专题三是人工智能的政治学批判与反思。专题四是人工智能的社会运用探索。
目前“人工智能”仍是社会主流话题,“人工智能”及相关科学技术将必然受到长期关注。本书具有科普和思想启发的作用,同时积极响应了国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可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普读本。
5.《计算法学与数据伦理》
对计算法学以及数据伦理最新研究成果的集萃
从201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智慧法院建设的进展,计算法学在中国方兴未艾,成为文理交叉融合研究的新领域和法律人才培养的新序列。特别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计算法学分会,把这场法学界革新的狂飙运动推向高潮,并形成了跨界交流与合作的开放性平台。作为计算法学分会的第一本标志性成果,本书收集了中国在这个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专家的相关论述,从计量法律学、法律推理电脑化、法律信息学、代码与法律的组合以及人工智能治理等不同维度考察了计算法学的来龙去脉,对这个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定位。
6.《愿夏庐诗词》
胡小石先生诗词创作全新收录
《愿夏庐诗词》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家胡小石的诗词集。本书在杨白桦、吴白匋等学者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翻阅大量民国刊物和存世墨迹,采用汇辑、校勘和插图的编辑体例,首次汇辑胡小石诗词作品525首,基本恢复了胡小石诗词创作的原貌,展示了胡小石自1910年代至1960年代旧体诗词的创作成就。选择近百幅胡小石书法(包括诗稿、条幅、横幅、扇面、手卷等多种样式)作品作为书中的高清插图,凸显了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胡小石诗词和书法的珠联合璧、交相辉映。
7.《朱谦之全集》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学术界巨擎的重要作品
朱谦之先生(1899—1972),字情牵,福建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诲人不倦吾滋愧,抗敌图存志不灰。朱谦之先生终生著述之全集,映射笔耕不辍的学术人生和与时俱进的治学旨趣。《朱谦之全集》凡10卷20册,包含谦之先生著作44种、文章79篇,几乎囊括其所有著述。旨在为学界奉献一部迄今为止资料最为完备、学术信息最为完整,且在编排上更好展现谦之先生学术脉络的著述全集。
8.《有罪的猪:稀奇古怪的动物法历史》
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动物“审判”大观
本书由有趣的小故事入手,广泛探索生活中与动物相关的法律事件,从古代爱尔兰的“蜜蜂法律”、中世纪对猪和狼的谋杀审判,到16世纪法国酒庄诉请惩罚绿盲蝽、当代使用警犬询证和搜索引起的法律争议,以及最近掀起波澜的动物图像版权争议;时间和地域跨度极广,案例丰富生动,穿插着介绍现代司法系统中侵权行为、刑法、私法、公法、信托法、普通法等相关法律条例的由来,以及具体实施上的困境,由此引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历史上的动物及其法律地位。
本书绝非枯燥无味的法律书籍,虽然偶尔引用几千年来立法机构、法官和律师们的言论(有一些在今天看来荒诞而且妙不可言),但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令人吃惊甚至悲伤难过的事件,事实上从未远离我们。更重要的一点是:动物法不仅表达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映射出社会对奴隶、儿童、妇女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态度。
9.《历史著作史》
一本书带你了解古往今来最重要的那些西方历史学著作和史学家们
本书是20世纪供美国历史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一部史学史教材,是以美国新史学研究的视角对西方史学史的全面回顾,最早出版于1937年,之后,作者根据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立足于当时美国新史学的蓬勃发展,在1963年做了重新修订。
《历史著作史》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史学史,不仅叙述了历史著作的编撰情况,更对这些历史著作进行了优劣的评判,并以新史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叙述了历史学家对于研究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发展过程,追溯了西方史学发展的东方源头,预测了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因此,出版于20世纪60年代的这本教材,放在今天来读,仍然可获得很多真知灼见,巴恩斯对史学研究的预测有些已经成为现实,有些仍然是对史学未来发展的警示。
10.《决疑术的滥用:道德推理的历史》
本书为我们揭开了决疑术的历史面纱
本书以“决疑术”这门古老的技艺为考察对象,旨在探寻一种摆脱道德困境的道德推理模式。全书主要分为六部分,全面介绍了决疑术的背景、先驱、全盛时期的发展与成熟、典型案例、面临的危机以及未来的发展。作者通过对具体道德困境的分析,指出道德困境的产生源于人们对普遍原则或一般规则的盲目依赖。能够为人类行为提供可靠依据的,除了一般性理论,还有具体的实践经验。因此,对决疑术方法的探索成为摆脱道德困境的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