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先驱开创之作!全新译自法文权威校勘本,系统驳斥厌女偏见。
相关推荐:
《女士之城》是一座言辞的城邦,一个女性版本的理想国,是用她们的故事重写一遍的古代文明史——她们是王者、圣贤、战士,她们也是爱人、至亲、朋友。克里斯蒂娜·德·皮桑仿效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申辩笔法,为不同文明传统里的特出女子发声,也为爱智慧的高贵天性发声。这部问世于六百年前的女子教育书仍在与今天对话,提醒我们一种女性主义有可能同时也是古典理性主义的。
——吴雅凌(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
中世纪女性写作先驱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代表作《女士之城》是世界女性文学史的重要坐标,也是一部关于理性、美德与自主性的人类寓言。作者对历史书写权的争夺、对知识生产机制的介入,以及用乌托邦想象颠覆传统厌女叙事、重构社会理想的勇敢尝试,为今人理解中世纪晚期的思想转型提供了珍贵的钥匙。本书是《女士之城》首个从原文直译的中译本,由专攻中世纪法语文学的青年学者王元博深耕打磨而成,译笔优美流畅,出色地保留了原作的思辨锋芒和历史语境。
——包慧怡(作家,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一桩案件,即使再不公,若被告缺席,诉讼人也必会轻易胜诉吧?”——在延续千年的对女性的污名案中,挺身而出为自己辩护的被告寥寥无几。皮桑是最早慷慨地投身于这项事业的女性之一。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精通历史、敏于思辨、文采曼妙的驳词,更是一颗不乏宽容的公正之心、说真话的信念和反讽幽默的才能——它们更属于弱势的一方。
——程小牧(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女士之城》是“寓言”书,也是“领报”之作。理智、正直、公义,三位圣洁庄严的女士取代大天使加百利,照亮了幽暗书房中独自神伤的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在她们的启迪和指引下,皮桑征引历代女杰的事迹,驳斥由来已久的厌女传统,建成了这座捍卫、守护、教导女性的“女士之城”。女性从此不再是父权想象中被“笔具”耕耘的“羊皮纸田”,而开始成为执笔者,书写自己的光。
——陈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法文系副教授)
在伍尔夫寻找“一间自己的房间”之前五百年,
她,已经为所有女性建好了一座城邦。
以笔为剑,为女性夺回尊严。
以勇气与学识,向偏见宣战。
吴雅凌 包慧怡 程小牧 陈杰 联袂推荐
西方女性思想先驱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 传世经典
译自法文新近校勘本 全新中文译注本
★召唤杰出女性灵魂,建成一座不朽之城
面对“女性天生低劣”的论调,皮桑如何回应?
在象征“理智”“正直”“公义”三位女神的指引下,皮桑以文字为武器,召唤那些被历史遗忘或歪曲的杰出女性,让她们的灵魂入住城中:
英勇的统帅、渊博的学者、德行的典范……
《女士之城》并非一本简单的女性名人录,而是对中世纪厌女传统的系统性驳斥,
更是一次由女性以主体身份,书写和定义自身群体的开创性尝试。
★一场直面时代偏见的智识交锋,一位女性作家的思想宣言
在男性垄断话语的时代,一个女人的声音如何被听见?
皮桑,在女性难以进入公共领域的时代,凭借卓越才华,成为以写作为生的职业作家。
她勇敢投身于公共辩论,与当时重要的知识分子直接交锋。
这部著作是她思想的结晶,更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之作。
★六百年后,我们为何依然需要阅读《女士之城》?
皮桑曾面对的困境与发出的质问,至今仍未消散。
对女性价值的质疑、话语权的限制、成就的贬低……
这些议题依然在现实生活中回响。
皮桑的写作,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参照与精神的起点。
全新译自法国学界校勘本,为当代读者悉心注释,带领我们走进这座不朽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