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平装欧亚备要

分享到:

定价:¥118.00

  • 著者:184422 
  •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本印时间:2025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45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112-2
  • 读者对象:民族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 主题词:民族关系研究西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时代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部系统研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著作

本书是一部研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著作,按照体例分为绪论、上编和下编。其中绪论探讨了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若干问题。上编系统梳理了魏晋时期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各族的关系、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关系,并综合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经济、文化以及各族的迁徙与融合等问题。下编对西北诸族与隋朝关系、唐朝西北诸族及其与唐朝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研究,并深入阐释了隋唐时期西北民族的特点。附录为本书初版后的两篇书评。另附有名词索引。




 

显示全部序言

绪 论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发展而形成的大国。现有的国内五十六个民族,都是古代民族直接或间接的继续和发展,正是这些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相互关系,即他们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他们之间的和平交往或矛盾斗争,以及相互融合等关系,组成了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侧面,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研究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不仅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民族学等学科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于加强现今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史学家、思想家们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史籍和文献;近现代以来,史学家的论著中,也有许多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论述。然而,真正将民族关系史作为民族学或历史学分属的一门专门的学科,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十余年来,这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关这门学科研究的范围、内容、含义,它与民族史学科的关系,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均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注意和探讨,有一系列的论著出版。
这本《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系作者近十余年来研究中国西北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一个小结。它应属于中国断代的、地域性的民族关系的历史著作。书名中的“中世”(学界也称为“中古”),并非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中国中世纪”,而是为了标明本书只是研究中国古代史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西北民族的关系。所谓“西北”,在本书中则指现今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地域。为什么要选择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一历史时期和西北这一地域的民族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呢?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时期向统一时期转变的典型,具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同时,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最为错综复杂,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对当时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一时期西北的民族关系,对于加深认识这段中国历史和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作者本人近十余年来也主要从事这一时期的西北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工作,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心得,故而愿意在这一领域内进一步作一些探索。
进行民族关系方面的研究,首先必须解决一系列有关的理论问题。1949年以来,我国老一辈的史学家和近十余年来的史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许多理论问题经过讨论,意见已渐趋一致。然而,也有一些理论问题意见则有分歧,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周伟洲(1940— ),广东开平人。师从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马长寿教授。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陕西省博物馆、西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任职。现为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荣誉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以及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称号。兼任中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名誉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顾问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著作,按照体例分为绪论、上编和下编。其中绪论探讨了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若干理论问题。上编系统梳理了魏晋时期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各族的关系、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关系,并综合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经济、文化以及各族的迁徙与融合等问题。下编对西北诸族与隋朝关系、唐朝西北诸族及其与唐朝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研究,并深入阐释了隋唐时期西北民族的特点。附录为本书初版后的两篇书评。另附有名词索引。

 

丛书简介:
所谓“欧亚”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究者视作一个整体。
由于内陆欧亚研究难度大,早期的研究者要克服的障碍往往多于其他学科。本套丛书选择若干较优秀、尤急需者,请作者修订重印。这些原来分属各传统领域的著作(专著、资料、译作等)在“欧亚”的名义下汇聚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视野的开拓。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
上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北民族关系
第一章 魏晋时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各族的关系
一、东汉末年以来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民族分布格局的变化
二、曹魏对西北诸族的统治
三、西晋对西北诸族的统治及各族人民的反抗
第二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上)
一、十六国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特点
二、前凉与前赵
三、前秦与西北诸族
第三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下)
一、后秦与夏国
二、南凉、西秦与吐谷浑
三、后凉、北凉与西凉
四、十六国时期的仇池国和西域诸城郭国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关系
一、北朝诸政权对西北诸族的统治
二、柔然、高车在西北地区的活动及其与西北诸族的关系
三、羌、浑与仇池国
四、南北朝时的西域诸国
五、突厥的兴起及其与北朝的关系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西北诸族与内地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西北诸族在中西陆路交通上的作用
三、西北诸族与佛教的传播
四、西北诸族开发建设大西北所作的贡献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各族的迁徙与融合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诸族的迁徙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
下编 隋唐时期的西北民族关系
第一章 西北诸族与隋朝
一、突厥、铁勒与隋朝
二、西北诸族与隋朝
第二章 唐前期西北诸族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一、突厥与唐朝
二、吐谷浑、党项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三、吐蕃与唐朝
第三章 唐后期的西北民族关系
一、吐蕃对河陇诸族的统治及归义军前期的西北诸族
二、回鹘与西北诸族
三、安史之乱后西北的吐谷浑、党项和沙陀
四、回鹘与吐蕃对西域的争夺
第四章 隋唐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特点
一、长期的政治统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西北民族经济关系发展的特点
三、西北诸族与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化
四、西北诸族的民族融合趋势和特点
附录一 陈连开: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评《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附录二 马驰:评《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悦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