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
1月8日,商务印书馆2025年1月“十大好书”在京发布,《鲁迅诗传》、《陈祖武学术文集》、《理性与战争:国际政治实证研究精选》、《反思社会学导引》、《沙海浮图:中古时期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林穗芳自选集》、《王晓波文集》、《西方道德哲学通史(近代卷Ⅰ):启蒙伦理与古典功利主义》、“儿童发展的基石丛书”、《汉英成语大辞典》入选1月十大好书。商务印书馆编辑李艳华、李南男、郭晓娟,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读者推荐本月重点新书。
作为工具书的王国,商务印书馆本月上新的《汉英成语大辞典》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最大规模的汉英成语词典。收编成语词目5万余条,总篇幅约700万字,对包含成语、熟语、俚语、俗语的宽泛意义的“成语词汇”进行整理、挖掘、阐释、翻译,是目前最为系统、规模最大的汉语成语整理及翻译项目,也是对成语双语语料库建设的首次尝试,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学术出版方面名家云集。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商务印书馆本月出版了由已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抗日战争史研究专家郭大钧教授所著的《抗日战争研究论集》一书。《抗日战争研究论集》囊括了郭大钧先生对中国抗战史研究的精华,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变化和进展,极具学术价值,体现了我国老一辈社会科学工作者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陈祖武学术文集》正式出版,文集从策划到正式出版,历时五年。陈祖武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长期精研清代学术,将中国学术史和社会史有机结合,对中国史学史研究做出卓越贡献。本文集精选陈祖武先生治史精华,以期为新时代史学研究保留下珍贵的史学文库。《王晓波文集》系统呈现了中国台湾著名学者王晓波的丰硕的学术成果。王晓波先生在法家研究领域、台湾史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对儒法关系、道法关系以及黄老哲学皆有深入研究。邓安庆教授新作《西方道德哲学通史(近代卷I)》剖析了近代伦理思想演进的内在动因与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欧洲主要伦理思想,破解现代伦理何以可能成为人类文明之道。《理性与战争》收录多篇在国际关系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政治实证研究论文,采取博弈论模型,通过数学形式表述和模拟冲突情境下多个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提高分析的严密性和透明性,从而揭示直觉不易发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拓展我们对冲突和安全问题的认识。
此外,本月多种丛书上新。“社会学名著译丛”上新《反思社会学导引》,本书可看作“布尔迪厄基本思想手册”,旨在阐明支撑布尔迪厄科学实践的原则,为读者提供理解其思想的内在理路和广博体系的钥匙。“日新文库”上新《沙海浮图:中古时期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作者充分利用史学、文献学和图像学方法,文图互证,借鉴考古学、宗教比较学、文化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丝路佛教传播方式和文化艺术进行系统深入的专题性研究,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体现了文明互鉴、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分析哲学名著译丛”上新《分析论文集》,收录了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1904年至1913年间发表的一些重要论文,反映了罗素哲学思想发展十分关键的节点。
本月大众类好书精彩不断。黄乔生新作《鲁迅诗传》出版,阐释了鲁迅的诗意人生。鲁迅一生创作了新旧体诗七十余首、散文诗二十余篇,另有译诗若干。他的诗作名句成为其一生学问文章的总纲和写照,至今传颂众口。他浸润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彷徨于荆棘满地的路途,呐喊于荒芜寒凝的旷野,发而为诗,显示了“兴观群怨”的博大和深广,给人以警醒、鼓舞和鞭策。《林穗芳自选集》汇集了我国著名出版家林穂芳先生几十年间所写的有关编辑出版方面的文章和职务作品,通过大量充分的考征和严谨科学的分析,回答了编辑出版的若干重大问题,在编辑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儿童发展的基石丛书”详细介绍了儿童发展的四条主线——身体发育、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清晰地将理论与日常实践联系起来,呈现了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孩子们成为有能力、有热情的主动学习者。此前在众筹中表现出彩的《牛津全球书籍史(插图本)》推出平装本,呈现5000余年的书籍发展史。更有《我们的世界叙事》《逛书店》《文学的温度》等多本文学类好书面世,为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选择。
2025年1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1.《鲁迅诗传》
2. 《陈祖武学术文集》
3.《理性与战争:国际政治实证研究精选》
4.《反思社会学导引》
5.《沙海浮图:中古时期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
6.《林穗芳自选集》
7. 《王晓波文集》
8.《西方道德哲学通史(近代卷Ⅰ):启蒙伦理与古典功利主义》
9. 儿童发展的基石丛书
10.《汉英成语大辞典》
2025年1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1.《鲁迅诗传》
以鲁迅诗作诠注其生平思想
一部构思巧妙又斐然可观的鲁迅传记
鲁迅一生创作了新旧体诗七十余首、散文诗二十余篇,另有译诗若干。他的诗作十分精粹,有些名句甚至成为其一生学问文章的总纲和写照,至今传颂众口,如“横眉俯首”联、“度尽相逢”联。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志向,以“梦里依稀慈母泪”抒写亲情,以“于无声处听惊雷”凝聚期待。鲁迅的一生是诗意的,他将生命活成诗。他的散文乃至小说也饱含诗意,即便是有投枪匕首之称的杂文,也像一首首讽刺诗。他浸润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彷徨于荆棘满地的路途,呐喊于荒芜寒凝的旷野,发而为诗,显示了“兴观群怨”的博大和深广,给人以警醒、鼓舞和鞭策。
2.《陈祖武学术文集》
历时五年出版问世,陈祖武先生一生治学精粹!
历时五年出版问世,八卷十册,是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的陈祖武先生一生治学精粹。本文集包括《中国学案史》、《清代学术源流》、《清初学术思辨录》、《清代学者象传校补》(全二集)、《旷世大儒:顾炎武 衰世风雷:龚自珍与魏源》、《乾嘉学派研究》、《乾嘉学术编年》(上下册)、《清史稿儒林传校读记》等著作。
3.《理性与战争:国际政治实证研究精选》
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政治实证研究论文汇编
“国际冲突和安全”是国际政治领域重要的议题之一。安全是人类其他福祉的基础,而没有对冲突根源的深刻理解,便无法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实现安全。
本书收录了八篇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论文。这些论文运用博弈论模型,或基于博弈论逻辑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对“国际冲突和安全”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博弈论模型通过数学形式表述和模拟冲突情境下多个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能够提高分析的严密性和透明性,从而揭示直觉不易发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拓展我们对冲突和安全问题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变得愈加复杂,新现象层出不穷,通过研究历史和梳理文献来认识和判断世界局势的发展已显不足。博弈论模型和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成为对传统分析方法的有利补充。相应地,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要求研究者们不仅需要熟悉相关历史、文献和时事,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博弈论分析方法和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因此,本书在议题讨论、写作清晰度和研究方法使用上都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
4.《反思社会学导引》
阐明支撑布尔迪厄科学实践的原则,提供理解布尔迪厄科学体系的钥匙
本书可被看作“布尔迪厄基本思想手册”,旨在阐明支撑布尔迪厄科学实践的原则,为读者提供理解其思想的内在理路和广博体系的钥匙。本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布尔迪厄有关知识、实践和社会的理论结构及其学术图景。第二部分展现布尔迪厄在芝加哥大学研讨班上对话的内容,澄清了他的理论研究实践和经验研究实践的要点,并对这两方面的实践进行了反思。第三部分是布尔迪厄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讨班所做的导论性质的发言,在此他强调能产生社会学创造力的一般性倾向,倡导并采纳了一种总体性的自我指涉教学法。
5.《沙海浮图:中古时期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
图像里的中古佛教
视觉中的丝路文化
本书通过系统收集整理散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的西域南道佛教文物(主要为写本与艺术品),配合相关历史遗址的调查,从中解读出从犍陀罗至疏勒、于阗、鄯善、敦煌这条丝绸之路西域南道上佛教艺术传播和流行的历史实况。作者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内容:西域南道上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中国化、本土化进程;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间的互动;西域南道上佛教艺术体现出的多民族、跨宗教的交流状况。
6.《林穗芳自选集》
中国出版学与编辑学的主要奠基人林穗芳先生论文自选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编辑理论研究迅速兴起。一大批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编辑投身编辑理论研究,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各抒己见,取得了重大成果,推动了编辑理论研究的开创和发展。林穗芳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他通过大量充分的考征和严谨的科学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回答了若干重大问题,在编辑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书汇集了林穂芳先生几十年间所写的有关编辑出版方面的文章和职务作品(选题报告、书稿审读加工意见之类),目录初稿由林先生亲自拟定,分为理论探索、出版工作研究、翻译书编辑工作、辞书编纂和稿件审校、书籍辅文和附件、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出版物编校质量与编辑培训、外国出版业研究等八部分。本书最终收入了目录初稿90篇文章中的59篇,共计50余万字。
7.《王晓波文集》
著名学者陈鼓应作序推荐!
王晓波(1943—2020),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世新大学共同科教授兼主任,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台湾历史。本文集包括《王晓波文集(第1卷):儒法思想论集》《王晓波文集(第2卷):韩非思想的历史研究》《王晓波文集(第3卷):先秦法家思想史论》《王晓波文集(第4卷):道与法——法家思想和黄老思想解析》。
8.《西方道德哲学通史(近代卷Ⅰ):启蒙伦理与古典功利主义》
历史视野下,破解现代伦理何以可能成为人类文明之道
经历了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为什么西方文化在各种意见纷争、残酷战争、激进革命和保守复辟的拉锯战中最终还是坚定且永不回头地走向了现代性这一文明形态?我们的结论是:这是现代伦理的功劳。
在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凡是自觉领悟并认同了现代伦理机制的民族,就能够以世界精神的巨大力量,迅速推进本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赶上世界文明高速发展的列车;反之,原教旨式地固守所谓民族传统以反抗现代文明的民族,最终都在反抗中成为失败者,从而延误发展的机遇。
本卷在历史文化进程与现代伦理机制确立的互动进程中考察各种形态的伦理思想之形成和演变,按流派与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及其在英、法、意等国所导致的功利主义伦理转型,对为现代精神立法的核心哲学家,按其主要著作来梳理各自伦理思想的脉络与体系,在此基础上,试图阐明道德哲学最为艰难的三个问题:现代人在破解伦理绝对善性的自身隐匿性难题时,为什么选择了以现实性(或实在论)态度来把握公道正义的实存路径?现代文化作为现代性道义的实存形态,为什么一再陷入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与战争之中?现代伦理为什么最终还是开辟出了几乎所有伦理都能接受和认同的人类文明之方向?
9.儿童发展的基石丛书
本套丛书详细介绍了儿童发展的四条主线——身体发育、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每本书围绕一条主线,清晰地将理论与日常实践联系起来,解释了儿童早期教育工作具有独特教学方式的缘由,以及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向儿童提供学习经验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帮助孩子们成为有能力、有热情的主动学习者。
10.《汉英成语大辞典》
迄今为止国内出版最大规模的汉英成语词典
本词典是大型汉英成语工具书,对包含成语、熟语、俚语、俗语的宽泛意义的“成语词汇”进行整理、挖掘、阐释、翻译,是目前最为系统、规模最大的汉语成语整理及翻译项目,也是对成语双语语料库建设的首次尝试。本词典收编成语词目5万余条,总篇幅约700万字。本词典将成为汉英翻译者、外国汉语爱好者、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者、典籍英译与研究者等不同层次读者的实用参考书,也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