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心学(第5辑) 中国心学

分享到:

定价:¥98.00

  • 编者:
  • 出版时间:2025年09月本印时间:2025年09月
  • 开本:16页数:273页
  • 读者对象:阳明心学、中国哲学、传统文化研究与爱好者
  • 主题词:王守仁(1472-1528)心学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学习阳明心学,践行知行合一 

★突出时代性
基于哲学视域,对阳明心学体系进行现代视域下的重新审视与深入研究,开掘其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以实现古典文化精神与现代生活实际的融合,实现阳明心学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突出主题研究
各文主旨不同、方法各异,或侧重宏观理论,或偏重现实问题,或考辨文献,或量化分析,呈现出相当厚重而又广阔的学术涵容度。“心学与阳明学”关注传统儒家心学与阳明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阳明后学”关注阳明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域外王学”关注阳明心学的海外传播,“地域王学”关注阳明心学的地域流派,“文献考辨”关注阳明心学文献的考辨。
★突出国际性
在板块设置上,“域外王学”关注阳明心学在域外尤其是东亚地区的流布与发展。在作者来源上,海外学者如日本学者早坂俊广、韩国学者陈涵,长期关注哲学研究尤其是阳明学研究。他们的研究涉及阳明心学理论构建和海外传播,使本书更具国际视野。 
 

显示全部后记

 编辑后记
钱 明
自2020年起,每年的10月31日即王阳明诞辰日,绍兴市都定期举办“阳明心学大会”,至2024年已连续举办5届,日益成为浙江省的文化名片和国内外阳明学专家学者及广大阳明文化爱好者关注的学术盛会,对海内外阳明心学的推广和传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发挥了积极作用。共同主办单位国际儒学联合会亦将其列入每年举办的重点学术活动之一。
2024年的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国际儒学联合会新任会长孙春兰出席并讲话。除了中国大陆,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及我国港台地区也有近20位专家学者出席,凸显出阳明心学大会的日益国际化。
伴随阳明心学大会而生的《中国心学》集刊,2025年亦将出版第5辑。5年一个周期,值得认真总结、仔细谋划、用心打造、精心打磨,争取在下一个5年,《中国心学》集刊也能成为响亮的学术品牌。
本辑内容分为五个专栏,内容皆与阳明心学相关,从心学与阳明学、阳明后学到域外阳明学、地域阳明学乃至阳明文献学,每个板块所收论文都有其新意,有其特点。
在“心学与阳明学”板块,有林安梧的《心学与以“心”为核心的基础论之区别》,认为心学之精神在于强调主体与宇宙万象之间的互动感应,其所谓“心”乃是主体能动之体现,重视“参赞化育”的实践途径,而非单纯沉溺于理论推演之中;李卓的《陆王心学的精神哲学诠解》,对徐梵澄吸收近代哲学与宗教原理,从精神哲学的视角诠解陆王一脉心学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傅锡洪的《以朱子和王龙溪为参照看王阳明诚意论的特色和意义》,认为王阳明扭转了朱熹由格物带动诚意的思路,主张以诚意统领格物,王畿则追求正心工夫,是阳明诚意论的最大特色;陈书录的《“知行合一”与 中晚明文学创作及理论批评并进》,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向明代诗文创作与理论批 评渗透之成果,往往表现在卓然独立、自成一家的作家、批评家身上,而较之于诗文,中晚明有关商贾及士商互动的小说更为丰富、更有特色;曾庆雨的《再论李贽“绝假 纯真”说之文学承载与哲学透视》,认为明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阳明心学的兴盛,意识形态领域对理学的不满情绪日益浓厚,渐成为人们力求寻找突破的动因;阿部亘的《李贽的谏言论与万历中期的政治》,认为李贽虽以激烈言论著称,但其对直言的看法却颇为审慎,强调直言非但对君主效果有限,反而可能导致君臣关系恶化。
在“阳明后学”板块,有李会富的《欧阳南野事上致知思想探析》,认为 欧阳德的致良知学可以概括为事上致知思想,它强调良知与知觉的体用不二关系,主张心无定体,突出慎其独知,具有鲜明的主事倾向;早坂俊广的《再论王畿〈天根月窟说〉——前景、周边与后景》,认为 邵雍《观物吟二首•其一》中提出天根、月窟的概念,明代心学诞生以前的道家将其看作气功内丹的修炼方法,这种观念影响了王畿同时代的心学家,罗汝芳、耿定向、钱德洪、罗洪先等皆对此有所关注。
在“域外王学”板块,韩国学者陈涵的《霞谷郑齐斗对于良知概念的理解》,旨在讨论郑齐斗对于良知概念的理解,以揭示郑齐斗思想在东亚阳明学中的意义与位置。
在“地域王学”板块,有王学伟的《王阳明广西论学考述》,主要围绕王阳明的梧州论学、平南望道、南宁论学而展开,认为这些讲学活动是王阳明赴任广西前夕“天泉论道”以及赴任途中“严滩答问”“南浦补益”“螺川立谈”的继续和深化;欧阳祯人的《湖北是阳明学的重镇》,认为阳明后学在湖北的崛起是古楚文化源远流长,天台宗、禅宗等佛教宗派与中国文化互补交融,以及南宋以降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湖北经济发达的必然结果;钱明的《北方阳明学的曲折与调适——以清代保定地区为中心》,认为从根本上说马背上的民族女真人用武力统一中国,其统治者自始至终标榜武功文治,从内心深处对文武兼备的王阳明和提倡知行合一的阳明学说抱有好感,才是阳明学得以传播于清初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
在“文献考辨”板块,有潘承玉的《家谱文献中王阳明文字的真伪甄别——从〈吊蕙皋府君文〉的系年重考说起》,对束景南《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增订版)所收之王阳明《吊蕙皋府君文》作了考辨,强调要科学把握家谱文献的特殊性和精神倾向,准确估计从家谱文献发现王阳明佚文的前景,对其真伪慎加甄别;邹建锋的《王阳明文献刊刻年代的考订与反思》,通过对王阳明孤本文献的全面调查和汇校整理,梳理了数十种孤本文献和稀见珍本文献,并对刊刻年代作了考订;邓声斌的《王阳明赴谪路过湖南常德与抵达贵州龙场驿有关问题之考辨》,依据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同治七年《武陵县志》、嘉庆十八年《常德府志》以及《大明律》《问刑条例》《大明会典》等相关史料,对王阳明在常德两次讲学的时间、地点及其他有关问题进行了考辨。
我们期待在2025乙巳年,《中国心学》能“蛇”出重围,突破自我,继续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
2025年1月31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董平,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研究,2010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传奇王阳明”,2012年在教育部网络视频公开课推出“王阳明心学”九讲,在学术界、社会大众层面都有较大影响。
主要著作有《陈亮评传》(1996)、《天台宗研究》(2002)、《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2005)、《传奇王阳明》(2010)、《老子研读》(2015)、《先秦儒学广论》(2015)、《王阳明的生活世界:通往圣人之路(修订版)》(2018)等。古籍整理著作多种,如《王阳明全集》(1996、2001)、《邹守益集》(2007)、《杨简全集》(2015)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目前王阳明心学研究已成为国内“显学”,某种意义上也为传统文化当代复兴的代表领域。
本书是《中国心学》丛书第5辑,分为“心学与阳明学”“阳明后学”“域外王学”“地域王学”“文献考辨”五个板块。以阳明心学研究为主题,集中展示学术界关于阳明心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关注中国哲学史上与心学相关的人物、思想、问题研究,心学与国外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等。 

显示全部目 录

2024阳明心学大会开幕式致辞  杨国荣
心学的世界图景及其对“文明互鉴”的启示  董平
心学与阳明学
心学与以“心”为核心的基础论之区别  林安梧
陆王心学的精神哲学诠解  李卓
以朱子和王龙溪为参照看王阳明诚意论的特色和意义  傅锡洪
“知行合一”与中晚明文学创作及理论批评并进  陈书录
再论李贽“绝假纯真”说之文学承载与哲学透视  曾庆雨
李贽的谏言论与万历中期的政治  〔日〕阿部亘 著 杨世帆 蒋建伟 译
阳明后学
欧阳南野事上致知思想探析  李会富
再论王畿《天根月窟说》——前景、周边与后景  〔日〕早坂俊广 著 申绪璐 译
域外王学
霞谷郑齐斗对于良知概念的理解  〔韩〕陈涵
地域王学
王阳明广西论学考述  王学伟
湖北是阳明学的重镇  欧阳祯人
北方阳明学的曲折与调适——以清代保定地区为中心  钱明
文献考辨
家谱文献中王阳明文字的真伪甄别——从《吊蕙皋府君文》的系年重考说起  潘承玉
王阳明文献刊刻年代的考订与反思  邹建锋
王阳明赴谪路过常德与抵达龙场驿有关问题之考辨  邓声斌
会议综述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阳明心学与文明互鉴——2024阳明心学大会综述  林一成 吴洁
编辑后记  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