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唯嘉刊发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时间:2024-12-12
《鲁迅与国学》(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个评价突出了鲁迅的革命性,强调他与封建传统的决裂和对新文化的开拓。社会大众熟悉他的小说、散文等现代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这些成就侧重于与传统相对的现代性。然而,鲁迅之所以...
-
作者:刘雨君刊发媒体:澎湃新闻刊发时间:2024-12-09
《历史著作史》(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哈里·埃尔默·巴恩斯(Harry Elmer Barnes)初版于1937年,经增补扩充后再版于1963年的《历史著作史》(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这部西方史学史名著并非首次被译为中文,早在近一个世纪前就翻译出版过与该书结构类似的删减本(《...
-
作者:徐晟刊发媒体:滕州日报刊发时间:2024-12-05
《寻蟫记:书虫博物志》(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在我堆满书籍的书柜里,总有那么几位不速之客——书虫,它们悄无声息地啃噬着纸张,留下斑驳痕迹。这些微小而顽强的生命,曾让我倍感烦恼,甚至心生厌恶。然而,当我翻开《寻蟫记:书虫博物志》时,这些曾经令我头疼的小家伙,竟在字里行...
-
作者:姜浩峰刊发媒体:新民周刊刊发时间:2024-12-02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郭亮是上海大学伟长学者、上大美院教授。这位长期关注于视觉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学者,这次将视野投向了地图,在探寻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度落后的原因时,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披露,在洋务运动之际,哪怕清廷...
-
作者:王宁刊发媒体:中国教育报刊发时间:2024-11-27
《思辨读写十讲》(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我应当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积极关注者和学习者。在《思辨读写十讲》之前,我读了余党绪老师关于思辨读写的多本书,并在刊物上找到余老师以及多位老师讨论思辨性阅读与写作的文章,后来,又了解了他主持的关于思辨性教学课题的结项总结。我知道,这本《...
-
作者:刘小兵 刊发时间:2024-11-22
《丝路食语:从丝绸之路走来的食材》(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作为一本颇具分量的人文读本,《丝路食语:从丝绸之路走来的食材》力求在抚今追昔中,回顾古代中国和世界在“美食与文明”上的交流互动。作者以全球化的视域,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并列举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
-
作者:蔺皓明刊发媒体:文汇报刊发时间:2024-11-22
《政治的视野(第一卷):论方法》(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政治的视野(第二卷):文艺复兴德性》(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近日,昆廷·斯金纳的论文集《政治的视野》在国内翻译出版,收到书时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7年前在英国求学的时光。当时斯金纳开设了一门名为“Theories...
-
作者:陆远刊发媒体:现代快报刊发时间:2024-11-17
《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1937—1952》(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宁六公路东侧,有一座纪念广场。广场正中矗立一尊铜像,他就是被毛泽东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范旭东和他...
-
作者:姜华刊发媒体:解放日报 刊发时间:2024-11-16
《思想的邮差》(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在我们这个可思虑的时代里最可思虑的是我们尚未思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海德格尔即对他所处的时代下了这样的断语。在这个万物都变得飘忽不定的时代,更多的人恰似水上浮萍,随波逐流,沉浸于瞬息万变的数字洪流,“思”与&ldq...
-
作者:张海云刊发媒体: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刊发时间:2024-11-15
《经济战争论》(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经济战争论》是一部跨学科专著,分上、下2册,由德国著名经济学家乌尔利希·布鲁姆撰写,吕巧平翻译。
布鲁姆是德国哈勒大学经济学教授,并在2004~2011年间担任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所之一的哈勒经济研究所所长。布鲁姆有广泛的国际交往,并在...
-
作者:李彦纯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刊发时间:2024-11-13
《别寄情愁天地间——解读李清照》(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使用的表意文字,因此中国人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字密码”,词作为更为婉转曲折、表意更加幽微者更是如此。创造出这类文字密码的作者自然也是神秘的,他们将情绪与故事隐匿在文辞之中,后...
-
作者:吴晓黎 刊发媒体:解放日报刊发时间:2024-11-10
《印地语公共领域1920—1940:民族主义时代的语言与文学》(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一个共同的辩论语言
印度社会的地区分野,以语言为首要标志并在语言邦原则中得到制度性承认。不同地区在历史、社会构成、思想文化传统和政治动力上,存在相当的差异。印欧语系的北印和达罗毗荼语系的...
-
作者:陶源刊发媒体: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刊发时间:2024-11-08
《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我国翻译实践历史久远,成果卓著,但对翻译实践的历史书写与研究却付之阙如,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翻译界才以《翻译通报》等期刊为阵地,展开有关翻译史编修的大讨论,翻译史的理论建构遂被提上议事日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