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书评

  • 尚有大星一颗存

    作者:陆远刊发媒体:现代快报刊发时间:2024-11-17
    《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1937—1952》(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宁六公路东侧,有一座纪念广场。广场正中矗立一尊铜像,他就是被毛泽东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范旭东和他...
  • 思想的邮差

    作者:姜华刊发媒体:解放日报 刊发时间:2024-11-16
    《思想的邮差》(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在我们这个可思虑的时代里最可思虑的是我们尚未思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海德格尔即对他所处的时代下了这样的断语。在这个万物都变得飘忽不定的时代,更多的人恰似水上浮萍,随波逐流,沉浸于瞬息万变的数字洪流,“思”与&ldq...
  • 经济战争是终极的风险博弈

    作者:张海云刊发媒体: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刊发时间:2024-11-15
    《经济战争论》(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经济战争论》是一部跨学科专著,分上、下2册,由德国著名经济学家乌尔利希·布鲁姆撰写,吕巧平翻译。   布鲁姆是德国哈勒大学经济学教授,并在2004~2011年间担任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所之一的哈勒经济研究所所长。布鲁姆有广泛的国际交往,并在...
  • 细说李清照的“女性情愁”

    作者:李彦纯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刊发时间:2024-11-13
    《别寄情愁天地间——解读李清照》(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使用的表意文字,因此中国人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字密码”,词作为更为婉转曲折、表意更加幽微者更是如此。创造出这类文字密码的作者自然也是神秘的,他们将情绪与故事隐匿在文辞之中,后...
  • “纯粹”的语言打造“纯粹”的身份

    作者:吴晓黎 刊发媒体:解放日报刊发时间:2024-11-10
    《印地语公共领域1920—1940:民族主义时代的语言与文学》(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一个共同的辩论语言   印度社会的地区分野,以语言为首要标志并在语言邦原则中得到制度性承认。不同地区在历史、社会构成、思想文化传统和政治动力上,存在相当的差异。印欧语系的北印和达罗毗荼语系的...
  • 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的理论建构——评《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

    作者:陶源刊发媒体: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刊发时间:2024-11-08
    《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我国翻译实践历史久远,成果卓著,但对翻译实践的历史书写与研究却付之阙如,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翻译界才以《翻译通报》等期刊为阵地,展开有关翻译史编修的大讨论,翻译史的理论建构遂被提上议事日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翻译...
  •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陈平《对联写作技巧》创作历程见闻录

    作者:张谨洲刊发媒体:梅州日报刊发时间:2024-11-08
    《对联写作技巧》(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于2023年2月出版的《三白文选》一书勒口“作者简介”说:“陈平,广东梅州人,笔名三白山翁。”陈平现为梅州市楹联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他的新作《对联写作技巧》由商务印书馆于2024年10月出版发行。我对陈平撰写这部书的全过程有所了...
  • 打造巨兽:战争与税收如何催生现代欧洲?

    作者:张正萍刊发媒体:新京报书评周刊刊发时间:2024-09-23
    《权力的支柱》(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战争缔造国家,国家发动战争。”查尔斯·蒂利如斯断言。此语表明发动战争(war making)与国家缔造(state making)之间的关联性。这一联系即便不是约翰·布鲁尔《权力的支柱》的议题,也是该著讨论1688-1783年英国崛起的重要背景...
  • 视而不见的小而美

    作者:杨河源刊发媒体:文汇报刊发时间:2024-09-22
    《苔藓森林》(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1973年,经济学家舒马赫写出《小的是美好的》一书。在舒马赫看来,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应珍惜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将健康、美好与持久作为土地管理的主要目标。为了达成这仨目标,就得在巨无霸机器大生产和以简单工具求个体饱足之间,走出一条适应生态学规律...
  • 法律规范之链:纯粹法概念与效力的逻辑整合——评《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作者:台雨森刊发媒体:法治日报•法治周末刊发时间:2024-09-19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     纯粹法学的创立者、著名奥地利裔法学家汉斯·凯尔森在《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一书切中肯綮地界分了法与正义、法与自然,并运用纯粹的分析方法对“法是何者”进行讨论,为实证科学奠定了基础。尔后,凯尔森进一步证立了法律效力,...
  • 从“照着讲”到“接着讲”:传媒时代的文学与图像

    作者:司新丽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刊发时间:2024-09-18
    《文学图像论》(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80多年前,冯友兰在他的《新理学》中提出,哲学研究有“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区别,在《三松堂自序》中他又解释道:哲学史研究重在说明前人是怎么说的,哲学创作则是强调自己是怎么想的,此即为“照着讲”和“接着讲...
  • 艺术在冒险之外

    作者:唐克扬刊发媒体:北京青年报刊发时间:2024-09-13
    《艺术是一场冒险》(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在曾焱的新书里你其实找不出太多“冒险”这两个字的气味。她因为工作的关系,常有机会目击那些最令人激动的艺术现场,她笔下的异国旅途却是异常平静的,无法有太多意外。抑或是她的专业训练让她变得节制、温和,但熟悉她的人也许会同意,这...
  • 经由中国的“所思”看待欧洲的“未思”——一位法国汉学家从文化多元共生观出发对中西...

    作者:吴攸刊发媒体:北京日报刊发时间:2024-09-13
    《多元与对话:弗朗索瓦·于连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是中西思想与文化相遇的重要场域。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问题的阐释主要有三大范式,即作为“异国情调”的中国问题、成为“东方主义”的中国问题、谋求“多元共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