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商务印书馆双十佳图书发布
8月8日,商务印书馆2025年8月双十佳图书正式发布,本次发布涵盖了学术类与大众类两大领域,为广大读者带来了知识的盛宴。《西方的形成:人与文化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三卷)》、《柴德赓日记》、《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语言的计算:双柱体》、《黑格尔与国家》、《礼治三千年:制作与因革中的法理》、《音系学原理》、《英语音系》、《西周史与考古论集》入选学术类十大好书;《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条条大路通作文》、《资治通鉴》(文白对照本·全十八册)、《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重塑数学:“无穷”的探索之旅》、《梭罗传》、《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壬寅答客问:为学四十年》入选大众类十大好书。商务印书馆编辑朱俊玄、胡晓凯、李南男、周小薇、张皓光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读者推荐本月重点新书。
商务印书馆被誉为“工具书的王国” ,出版的工具书多由国内最杰出的语言学家和辞书编纂专家编撰,由富有学识和经验的商务印书馆编辑精心编校而成,以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著称。本月,《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重磅上市,全新升级。本次修订查漏补缺,完善体例,并增设《中国历代纪元表》作为附录。同时,专为初中生量身打造的牛津词典——《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也在本月全新修订上市。第6版增收1000条以上的新词新义,在原有的“写作指南”之外增加“口语指南”,并同步推出词典电子版及配套数字资源。中国古诗文名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是人们口语交际、书面表达时引用的重要素材,更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直接纽带。《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精选古代名句约3900条,所涉文献上起先秦,下至晚清,涵盖经典文献、诗文名篇等。选条兼顾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之美。此外,国家级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三卷)》在本月推出,本书是民政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核心成果,收录中南地区6省、自治区的政区、居民点、城镇交通类词条。
在语言与教育类图书方面,商务印书馆还推出《音系学原理》、《英语音系》、《语言的计算:双柱体》、《重塑数学:“无穷”的探索之旅》、《条条大路通作文》。其中,《音系学原理》是现代音系学的奠基之作,基于一百五十多种语言的描写材料,从技术层面说明并演示音位分析的方法。《英语音系》则是生成音系学的标志性成果及其理论奠基之作,也是百余年来音系学发展历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力作。书中创见性提出并系统阐释的“从底层到表层多步骤的音系推导或映射理论”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语音研究领域中的主流理论模式。《语言的计算:双柱体》是德里达解构主义写作中最漂亮的实验之一。不同于一般书籍,它分为左右两列,称为“双柱体”。左列内容与高师研讨班第一讲的内容基本相同,右列是德里达专门撰写的一篇文章,是对左列主题的补充和回应。理解无穷,是理解现代数学、逻辑学和哲学的起点,《重塑数学:“无穷”的探索之旅》开启了理解无穷的进路。本书介绍了康托尔、希尔伯特、罗素、哥德尔和科恩五位数学天才关于无限的探索历程,由此给物理、计算机和逻辑学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完备的思想。《条条大路通作文》是百岁文学大师王鼎钧给中小学生的作文课。三十篇文章,三十张手绘插图,图文并茂,重在启发,一窍通了百窍通,期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条条大路通作文”。本书由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曹文轩,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王安忆、徐则臣,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帆书创始人樊登联合推荐。
在历史与人文类图书方面,《西方的形成:人与文化史》在本月推出,这是一部“会呼吸”的西方史,讲述自文明发端直至今天的西方文明发展历程,在全球的跨文化背景中展露西方认同之形成,它表明,“西方”包含许多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并非一个固定的概念,西方的历史是一个仍处于展开过程中的故事。《礼治三千年:制作与因革中的法理》探讨了礼治的历程,从不同的剖面,将读者带入传统社会的治理、相处等细节中,从而可以帮助当下的读者理解礼,思考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治是一种旨在维持特定社会政治文明秩序的制度。礼治与法治并非完全对立,它本身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本书作者以此为方向,费十余年之精力,撰著此书。《西周史与考古论集》是中国商周考古学家卢连成先生研究成果的首次集结出版。卢连成先生自1972年以来先后主持西周夨国墓地、西周鱼国墓地、西周周原和丰镐都邑遗址以及宝鸡太公庙和西高泉春秋秦国遗址和墓地的调查和发掘工作。本书在西周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与意义。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2019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由张大可先生以一己之力、毕三十年之功语译完成的《资治通鉴(白话本)》(全十册)。本月推出《资治通鉴》(文白对照本·全十八册),采用原文与语译逐段对照的形式,语译《通鉴》全书。《壬寅答客问:为学四十年》是当代著名法学家梁治平教授于2022年对自己四十年(自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读书治学生涯的回首与整理。从八十年代“文化热”到当代法律多元主义,从“法辨”到“洪范”,梁治平以三百答问回溯四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问学与时代思潮交织,以个体亲历与细节讲述补白学术史,坚持在边缘思考,真诚也睿智。《柴德赓日记(全三册)》是现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史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柴德赓先生的个人日记首次公开出版。日记的公开出版,可为不同的研究者和感兴趣的读者提供重要材料。《梭罗传》是20世纪西方梭罗形象转变的奠基之作。书中精选梭罗批判奴隶制和西方现代价值观的三篇讲演,展现了梭罗敢于挑战强权、蔑视金钱、清高独立的品格和雄辩的口才。《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全面描述了巴勒斯的生命历程,勾勒了其自然文学创作的发展脉络和核心主旨,阐述了约翰•巴勒斯回归自然、回归森林的文化理想,批判性地反思了现代文化的非地方、机械化、物质化等痼疾。《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记录一名美国美食作家在日本偏僻小镇生活的体验和思索。本书以自然和美食疗愈身心,展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西方邂逅的尴尬与趣味。书中介绍了清酒、茶道和温泉、木旋艺术、漆工技艺、烧炭、木托盘、古法捕猎野鸭、雁皮和纸、捕猎野猪、采摘野菜、种稻谷、种蔬菜和年度祭祀来来祭等。
在哲学与社会学类图书方面,《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是一部全面解析非人化现象的开创性著作。深入辨析“非人化”概念及其心理机制,以清晰的思辨揭示非人化的成因,具有现实关怀,为人类暴力情境寻找解药。书中援引大量历史事例,探讨非人化与种族主义的关联、等级制背后的心理学,以及人类彼此承认的意义。《黑格尔与国家》是20世纪政治哲学的经典名著,也是黑格尔研究的里程碑之作。本书对黑格尔的所有政治哲学著作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性考察,在微观细节与宏观脉络的巧妙整合中呈现了黑格尔国家哲学体系构建的变迁轨迹。作者罗森茨威格以无与伦比的学术水准,展示了黑格尔如何在时代激荡和个人命运的洪流中,致力于达成主观性与共同体、个人自由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和解。
此次商务印书馆8月双十佳图书发布,无论是学术著作在专业领域的深入钻研与拓展,还是大众读物对多元知识的广泛普及与传播,都为读者带来了琳琅满目的阅读选项。据悉,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即将开启,商务印书馆将为读者朋友们奉献15场精彩活动,让商务的各类经典好书和新书以不同方式走近读者,精彩绽放,传递更多知识的力量。
2025年8月商务印书馆双十佳图书
学术类:
1.《西方的形成:人与文化史》(全二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三卷)
3.《柴德赓日记》(全三册)
4.《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
5.《语言的计算:双柱体》
6.《黑格尔与国家》
7.《礼治三千年:制作与因革中的法理》
8.《音系学原理》
9.《英语音系》
10.《西周史与考古论集》
大众类:
1.《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
2.《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
3.《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
4.《条条大路通作文》
5.《资治通鉴(文白对照本)》(全十八册)
6.《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7.《重塑数学:“无穷”的探索之旅》
8.《梭罗传》
9.《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10.《壬寅答客问:为学四十年》
2025年8月商务印书馆双十佳图书
学术类
1.《西方的形成:人与文化史》(全二册)

历史不是答案,而是追问的开始
本书讲述了文明发端直至今时今日的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条理清楚的有关西方历史的编年体著作,在全球的跨文化背景中展露西方认同之形成,有助于我们理解今日的生活和世界。它表明,“西方”包含许多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并非一个固定的概念,西方的历史是一个仍处于展开过程中的故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三卷)

中国标准地名词典的代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是民政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核心成果。是一部以“地名”为主题,内容权威、编写精心、文字精炼、编辑独到、设计新颖、印装优良,具有我国国家最高编辑出版水平,在国际上亦达到先进行列的国家级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三卷)收录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地区6省、自治区的政区、居民点、城镇交通类词条,每个词条包括了地名书写、读音、位置、来历、含义、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地理实体概况等要素。
3.《柴德赓日记》(全三册)

现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史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柴德赓先生的个人日记首次公开出版
柴德赓先生是现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史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长期从事历史学研究、教育及社会活动中,柴德赓先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柴德赓先生求学、工作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日记内容相当丰富,除了具有一般日记通常所具有的原始性、真实性、个性化等特点与优点外,还具有日记作者作为现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史学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所独有的特点与优点。
现存柴德赓日记,以毛笔书写有11册,凡585叶。柴德赓日记断断续续,目前可以找到的有1944、1949、1950、1951、1955年阶段性的日记;从1958年起连续记日记,中间少有断续。1958、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年,连续完整。柴德赓日记涉及中原抗战、建国初期、参观土改,以及后面重大政治活动。从1962年起,柴德赓在北京工作,参加教材审查、学术交流、古籍点校等工作,在日记中详细记录,特别是参加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的详细记录,弥补了这段历史的记录空缺。日记包括正文45万字,1000余人的人名注释,3785人的人名索引。日记的公开出版,可为不同的研究者和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各自需要的重要材料。
4.《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

为什么有些人会相信他人是怪物并制造伤害
深入辨析“非人化”概念及其心理机制,避免非理性的“异常力量”
在本书中,大卫·利文斯通·史密斯对非人化的哲学与心理根源做了深入探究。史密斯以令人毛骨悚然的私刑事件切入,细致辨析非人化的本质,并援引大量历史事例,探讨非人化与种族主义的关联、等级制背后的心理学,以及人类彼此承认的意义。作者指出,非人化过程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理。理解这种心理机制,才能更好地避免受到仇恨与暴力政治的蛊惑。
5.《语言的计算:双柱体》

德里达解构主义写作中最漂亮的实验之一
本书是德里达的一份未完成手稿,是他去世后在其家中发现的。1971-1972 年,德里达在巴黎高师开设了名为“18 世纪的哲学和修辞学:孔狄亚克与卢梭”的研讨班,由此诞生了两份手稿:《肤浅的考古学》(1973年出版)和本书《语言的计算》(2020年出版)。《语言的计算》是对孔狄亚克的《计算的语言》的解构,书名显然是对孔狄亚克书名的反转。不同于一般书籍,它分为左右两列,称为“双柱体”。左列内容与高师研讨班第一讲的内容基本相同,右列是德里达专门撰写的一篇文章,是对左列主题的补充和回应。这种双栏式写作方式既与孔狄亚克著作有关(一个双重文本,由连接、组合和衔接的主题所主导),也与研讨班的主题和阅读方式有关:修辞学和哲学的研讨,两门学科相互缠绕在一起。因而,本书是德里达的一部独特而新颖的杰作,是解构主义写作中最漂亮的实验之一。
6.《黑格尔与国家》

黑格尔研究的里程碑,德国精神史上具有永久价值的名著
弗朗茨·罗森茨威格的《黑格尔与国家》是20世纪政治哲学的经典名著,也是黑格尔研究的里程碑之作。本书细致追踪了黑格尔思想发展的每一个节点,将文本分析与黑格尔的生平相结合,对黑格尔的所有政治哲学著作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性考察,在微观细节与宏观脉络的巧妙整合中呈现了黑格尔国家哲学体系构建的变迁轨迹。作为20世纪最为杰出的哲学家之一,罗森茨威格以无与伦比的学术水准,展示了黑格尔如何在时代激荡和个人命运的洪流中,致力于达成主观性与共同体、个人自由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和解。
7.《礼治三千年:制作与因革中的法理》
探索礼治的精要,绵延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影响与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治是一种旨在维持特定社会政治文明秩序的制度。中国传统社会也是礼治的社会,但是礼治与法治并非完全对立,它本身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本书作者以此为方向,费十余年之精力,撰著此书,既探究礼法枢要,从六经和历代典章中梳理“礼”和“法”,又呈现礼之本、礼之义以及礼法接轨,爬梳出婚礼、射礼、封禅礼等的含义与影响,扩及礼俗、礼法的演变和应用,并最终上升到礼学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制作与因革中的法理,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命题获得了当下的生命力。本书细致考索礼仪、礼俗以及影响后人理念的礼教等,给予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8.《音系学原理》
现代音系学的奠基之作
在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的背景下,本书提出作为一门科学的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明确区分音系学和语音学,提出构建音系学理论的原则。本书提出构建音位系统的方法,强调音位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及音位之间的对立关系,提出区别性特征理论,标记理论,音位系统类型、韵律类型以及音位中和类型等音系类型学概念,阐述不同范畴音系单位的功能。基于一百五十多种语言的描写材料,本书从技术层面说明并演示音位分析的方法。本书还涉及语言地理学和形态学等方面。
9.《英语音系》
百余年来音系学发展历程中极具影响力的一部力作
《英语音系》是生成音系学的标志性成果及其理论奠基之作,也是百余年来音系学发展历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力作!本书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系几位杰出的生成语法学家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晶。正是由于他们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才彻底改变了以往以描写与分类为主的结构主义音位学的程序分析方法,建立起以解释为目标、以循环性等原则为基础的富有成效的生成音系学的理论模式。
生成音系学的基本单位不再是音段性的音位,而是区别特征;音系改写规则建立起了表层形式与底层形式之间的形式关系。《英语音系》创见性提出并系统阐释的这种“从底层到表层多步骤的音系推导或映射理论”随后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语音研究领域中的主流理论模式。
10.《西周史与考古论集》

中国商周考古学家卢连成先生研究成果首次集结出版
本书作者卢连成先生自1972年以来先后主持西周夨国墓地、西周鱼国墓地、西周周原和丰镐都邑遗址以及宝鸡太公庙和西高泉春秋秦国遗址和墓地的调查和发掘工作。1988-199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遗址考古队队长。本书集结作者几十年来对商周文化高屋建瓴的论述以及考古调查研究成果,共收录相关论文29篇、考古报告13篇。在西周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与意义。
大众类
1.《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

释疑解惑 融通古今
提升文言阅读能力,拓展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中型古汉语辞书,曾荣获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它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主持编写和修订,自1998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近1000万册。它的收词范围是古代以正统书面语言写作的有代表性的古籍,以先秦两汉古籍为主。释义精炼详备,审音准确实用,书证丰富典型,典故解析全面。第3版收录传统古籍常用字16000多个,复音词约28000条;参考中小学教材,更新调整字词条目的形音义例;删除罕见或见词明义条目,补全若干成套出现的词条;增设附录《中国历代纪元表》。是一部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师生及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学习古汉语和阅读古籍的常用工具书。
2.《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

专为初中生量身打造的牛津词典,全新升级
数字资源,智慧伴学
《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专为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编写,是牛津词典家族的重要成员。本词典编译自Oxford Student’s Dictionary(第4版和第3版)和Oxford Wordpower Dictionary(第4版),兼顾释义的准确性、例证的典型性和用法说明的实用性,同时广泛收录天文地理、数理化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领域的术语,既可供英语学习之用,也有助于以英语为媒介学习其他科目。
第6版增收的新词新义超过1000条。“写作指南”围绕写作过程,提供示范和讲解。“口语指南”专注口语表达,兼顾口语考试和日常交流。用法说明达到800项,包括同义词辨析、词语搭配、语法说明,文化资料、考试提示。除原有的牛津3000核心词以外,全新标注了牛津 5000 核心词、CEFR(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标准)词汇和OPAL(牛津学术短语词汇表)词汇,令英语学习更具针对性。
同步推出词典电子版及配套数字资源。电子版词典可查单词、背单词、看图学单词;配套电子资源含新东方初中英语学习包,聚焦中考,全面提升英语实力。
3.《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

厚植古诗文功底 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中国古诗文名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是人们口语交际、书面表达时引用的重要素材,更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直接纽带。《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精选古代名句约3900条,所涉文献上起先秦,下至晚清,涵盖经典文献、诗文名篇等。选条兼顾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之美。全书按意义类别编排,分为8大类48个小类。每句设“出处、通解、赏析”三部分清晰解读:“出处”除部分史书、诸子著作外,均标明朝代、作者及书名;“通解”简明易懂,采用直译与意译结合的方式;“赏析”包含文学形式鉴赏、思想主旨分析、名句所在古文献的背景介绍、相关典故及语用表达等,助力读者获得思想启迪与审美享受。本辞典既满足语文学习与写作需求,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得以永续传承,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4.《条条大路通作文》

百岁文学大师王鼎钧给中小学生的作文课
本书是王鼎钧先生百岁高龄之际专为启发中小学生作文而新作的一本书。三十篇文章,内容上,或为源于生活的作文主题,或为推陈出新的立意结构,或为别出心裁的铺陈手段,或为妙语连珠的润色技巧;方法上,如何造句、怎样引用、如何改写、怎样拟人,细细分析、步步演示、层层启发,以期打通文学理路。三十张手绘插图,图文并茂,灵动活泼;行文上,娓娓道来,言之有趣,更言之有味。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本书重在启发,一窍通了百窍通,期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条条大路通作文”。
5.《资治通鉴(文白对照本)》(全十八册)

英雄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
名臣良将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
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书”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许多文人政客都学习《通鉴》,从中得到益处。为了普及《通鉴》,使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读懂,本书语译《通鉴》全书,采用原文与语译逐段对照的形式,即双页码为《通鉴》原文,单页码为语译。第一册开篇有“导论”,介绍《资治通鉴》这部千古奇书的总体情况,以及这套编年史书的历史价值,有很强的延伸性阅读价值。第一册设总目,方便读者概览18册全貌。每一册前设有本册目录,方便读者索引。每卷前设大事提要,介绍一卷主要内容,指导读者阅读。结构段意,及时总结、归纳。每卷后附点评,引导读者对当卷内容进行思考。
6.《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美国人深入日本学艺,以自然和美食疗愈身心,展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西方邂逅的尴尬与趣味
一名美国美食作家在日本本州西部石川县一个叫山中的偏僻小镇上生活了四年,记录下她在这里的体验和思索。通过学习当地最主要的几种传统手艺,参与小镇居民极富特色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她对山中町的山川土地以及依附于这片山川土地的人民有了深入真切的了解。从这个细小的局部,她理解了日本文化独特性形成的历史过程,即独特自然环境与尊重自然环境且善于创造的人民之间的互动。水,木与野物(Water, Wood, and Wild Things)三大门类+耕作(cultivation),共15章节,分别介绍清酒、茶道和温泉、木旋艺术、漆工技艺、烧炭、木托盘、古法捕猎野鸭、雁皮和纸、捕猎野猪、采摘野菜、种稻谷、种蔬菜和年度祭祀来来祭等。
7.《重塑数学:“无穷”的探索之旅》
理解无穷,是理解现代数学、逻辑学和哲学的起点
《重塑数学》开启了理解无穷的进路,也为读懂《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提供了背景知识
无穷是什么?它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不同的大小?无穷是否能一直增长、无穷无尽,它是否是一种大到不能再大的东西?这些问题不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只有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理解自然数的真正含义,明白那些用于计算区域大小或曲线形状的基本原理为何非常精确且永恒有效。
本书作者开启了关于无穷这一数学和物理学中最令人费解的谜题的探索之旅,介绍了 1870 年至 1963 年期间五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天才关于无限的探索历程,这些天才的研究扩展了数学的疆域。他们分别是康托尔、罗素、希尔伯特、哥德尔和科恩。将这五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对无限的迷恋、对抽象思维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他们的见解构成了今天数学学科的基础。五位数学家命运的传奇经历、古怪的性格,以及人生中的不公、名声、失败……构成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故事,即便对于不擅长数学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数学思维是如何运转的,以及人们是如何得出这些非凡见解的。
8.《梭罗传》
20世纪西方梭罗形象转变的奠基之作
本书回顾了梭罗的生平事迹,描述了梭罗的性格和为人,对梭罗的思想、写作风格和贡献做了全面介绍。文字深入浅出、高度概括、严谨生动、可读性强,抓住了梭罗生平和思想的要点。作者对梭罗进行了高度评价,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梭罗形象转变的奠基之作。此外,书中还精选了梭罗批判奴隶制和西方现代价值观的三篇讲演,展现了梭罗敢于挑战强权、蔑视金钱、清高独立的品格和雄辩的口才。他对美国政治制度、功利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批判,在今天读来依然生动、深刻,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9.《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美国20世纪自然文学与博物界的名流圈:约翰·巴勒斯的奋斗、创作与生活
约翰•巴勒斯(1827-1921)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之父”,在美国自然文学发展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小爱德华•J.瑞尼翰于1992年出版的这本约翰•巴勒斯传记全面描述了巴勒斯的生命历程,勾勒了其自然文学创作的发展脉络和核心主旨,详细叙述了他与杰伊•古尔德、迈伦•本顿、拉尔夫•爱默生、沃尔特•惠特曼、约翰•缪尔、安德鲁•卡内基、西奥多•罗斯福、亨利•福特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尤其重要的是,该传记阐述了约翰•巴勒斯回归自然、回归森林的文化理想,批判性地反思了现代文化的非地方、机械化、物质化等痼疾,从而给人带来意味隽永的思想启示。作者充分查阅了约翰•巴勒斯的日记、书信、笔记等常人难以接触的原始资料,大量走访约翰•巴勒斯尚存于世的亲朋好友,实地踏访约翰•巴勒斯生活过的诸多地方,因此该传记资料详实,亲历感强烈。该传记文笔生动,幽默有趣,结构巧妙,见识高卓,是走近约翰•巴勒斯及其自然文学世界的绝佳指南。
10.《壬寅答客问:为学四十年》
道尽四十年读书治学心史,淡泊致远的学者典范
《壬寅答客问:为学四十年》是当代著名法学家梁治平教授于2022年(也即壬寅年)对自己四十年(自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读书治学生涯的回首与整理。书稿以问答形式展开,以时间为序,针对治学生涯不同阶段有重要影响的经历与事件细论原由,重思得失。此种回溯,以作者个人治学理路为线索,但思考与回应则不局限于个人经历与专业,更涉及对近四十年来人文社科学科建设、学人互动、学术思潮与社会文化兴替的洞察。作者作为改革开放之后有重要影响的法政学人,其学术研究与实践,发端早、起步高、涉猎广,这一回溯从个体视角展开,撕去若干大而无当的标签,补白诸多学术史的细节,名为问答录,实则一部学人心史,相当具有可读性,也适足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