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书评

  • 南柳巷25号,半个世纪的家族史

    作者:绿茶刊发媒体:经济观察网刊发时间:2024-04-28
    《韩家往事》(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南柳巷25号,韩家大院,这是徐泓外公韩诵裳的宅邸。韩诵裳是银行家,与三教九流交往频繁。而韩诵裳的五位姐妹,嫁于当时社会名流,梅贻琦、卫立煌等均为韩家女婿。   南柳巷北口和琉璃厂西街接壤,受琉璃厂文玩一条街影响,南柳巷北口也是各种文玩字画...
  • 达尔文与化石的不解之缘

    作者:陈华文刊发媒体:解放日报刊发时间:2024-04-23
    《达尔文的化石——构成进化论的诸发现》(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生物学家和进化论创始人,以科学巨著《物种起源》闻名于世。但很少有人知道,“进化论”传世的背后,与达尔文破解化石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有直接关系。《达尔文的化石:构...
  • 法源与法治——《论法的精神》读后

    作者:何钰婷 李乾菊刊发媒体:法治周末刊发时间:2024-04-18
    《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     孟德斯鸠许多重要著作都出版于路易十五时期,但这些著作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其实早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就已经根深蒂固了。以《论法的精神》为例,孟德斯鸠许多著作的理论假想敌都是他所处时代的王权和教权。   在孟德斯鸠看来,“法律并非上帝创造...
  • 许倬云:明末中国知识分子承受西方的影响,在清代并没有消失

    作者:许倬云刊发媒体:新京报书评周刊刊发时间:2024-04-12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编者按】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
  • 以新视角揭示党的文化自信历程

    作者:丁波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刊发时间:2024-04-10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从古至今绵延发展,就在于中华文化保持了自己文化的主体性,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国文化的发...
  • 维特根斯坦学术史的系统梳理

    作者:孙明 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刊发时间:2024-03-27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简史》(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张学广教授立足于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资料的全面掌握,利用诠释学方法,站在相对独特的哲学学术史视角,完成了汉语学界第一部关于维特根斯坦学术史的微观哲学史著作——《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简史》(以下简称《简史》)。    ...
  • 中国类型文学翻译史书写的拓荒之作 ——评《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

    作者:张进刊发媒体:陕西日报刊发时间:2024-03-27
    《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轫、发展和繁荣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幻文学作为一个新兴文类进入我国读者的视野,就是通过翻译。经过百余年的翻译历程,中外科幻文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愈发频繁和深入,中国科幻文学在模仿和借鉴世界科幻文学的过程...
  • 眼观东瀛啸长声

    作者:戴荣里刊发媒体:解放日报刊发时间:2024-03-23
    《秋津岛闲话》(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秋津岛闲话》是李长声先生的新著。秋津岛,是日本的别称。作者旅居日本三十年,对他而言“日本不是研究的对象,而是生活的环境”,正是这种“读书止于生活层次”的闲适,作者才能“以平常心写日本”和“写平常的日本...
  • “李白是以写古诗为主的” ——《瑶台风露》面世的学术意义

    作者:薛天纬 刊发媒体: 中华读书报刊发时间:2024-03-20
    《孤本品诗仙:〈瑶台风露〉整理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瑶台风露”,乍看是一个高冷而美丽的诗句,然而,它却是用来做书名。《瑶台风露》是李白五言古体诗的一种选本,成于晚清同治七年(1868),距今150余年。此书存世只有抄本,署“笈甫定本桐华舸钞”,藏于四...
  • 吴宓和他“比较视野”下的《红楼梦》

    作者:孟育芬刊发媒体:辽宁日报刊发时间:2024-03-13
    《吴宓的精神世界》(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看点   吴宓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一位闻名遐迩的文学教授。《吴宓的精神世界》是周轶群对吴宓学术和思想内涵的一次深入探寻。“比较”的视野一直贯穿吴宓的文学史写作,也贯穿于周轶群的《吴宓的精神世界》一书中,“比...
  • 王俊鸣:语文教师要教学生把书读明白

    作者:却咏梅刊发媒体:中国教育报刊发时间:2024-03-13
    《文章读法》(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但是你真的读懂了吗?“思故乡”为什么要“低头”?是仰头望月时间既久脖子酸了吗?还有杜甫的那首《绝句》,“窗含西岭千...
  • 《现代小说化读》是一部奇特之书

    作者:李昕刊发媒体:长江日报刊发时间:2024-03-12
    《现代小说化读》(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现代小说化读》是王鼎钧先生在98岁高龄时写作的一部新著,也是一部奇特之书。   看书名,这本书应该归入文学鉴赏一类,但是以我几十年从事编辑工作的阅读经验,从来没有见过鉴赏类的图书采用这样的写法。没有喋喋不休的理论探讨,没有洋洋洒洒的...
  • 谱写乡村振兴故事

    作者:孟强伟刊发媒体:光明日报刊发时间:2024-03-12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       【读书者说】   在20世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乡土中国”的改造重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改造农民思想、重塑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实践。新中国成...